103 年

健保會審查〈一〇三年提升住院護理品質方案經費〉會議紀錄大剖析

健保會審查〈一〇三年提升住院護理品質方案經費〉
會議紀錄大剖析
沈珮涵(醫改會研究員)
 
健保自九十八年起為改善護理荒導致的血汗護士工作環境,逐年加碼編列「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方案」預算,然醫改會分析最新一〇一年方案的執行成效卻發現,四十三%醫院減人仍照領補助、有些醫院更把經費全拿來補助加班費。醫改會認為就是因為方案支付規定過於鬆散(只要通過評鑑人力低標之C級成績就可領錢),才會讓醫院把全民健保費當提款機,發生減人也通通有獎、基層護士要錢不要命仍然血汗的窘境。
Read More

醫改藥行動-醫改會對《藥師法修正案》之建議

醫改藥行動
醫改會對《藥師法修正案》之建議
朱顯光(醫改會研發組長)
〈藥師法第十一條修正案〉,攸關該如何開放藥師基於公益及緊急需要,到不同處所執業,並能有效防堵支援藥師過勞或甚出現「假支援、真掛牌」等問題而影響病安。歷經大法官釋憲、立院審議及總統公告終於定案,底下就為各位介紹醫改會對修正法案及後續管理子法規之建議。
壹、醫改會出席立院公聽會之發言內容
會議名稱:立院社環委員會「藥師法第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
時間:中華民國一〇三年五月廿二日(星期四)九時四分至十三時卅四分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九樓大禮堂
主席:劉委員建國

醫改會朱顯光研發組長發言內容如下:
Read More

膽敢不交出「住院醫師工時成績」的醫學中心是哪家?

膽敢不交出「住院醫師工時成績」的醫學中心是哪家?
朱顯光(醫改會研發組長)
一〇三年五月八日立院衛環委員會針對血汗醫院安排專案報告會議。立委質詢衛福部官員,為何現在明明有十九家醫學中心,但一〇二年針對住院醫師工時試評的結果,卻只有十八家的數據?
衛福部官員答得好(妙),說是因為那家醫學中心的承辦人員疏忽忘了而沒有回報,所以就少了那家的數據.....。
立委追問,那政府有沒有去追?還是就算了?
衛福部官員答,那家醫院不是當年評鑑醫院,所以沒辦法追....。
政府這樣的態度,您能接受嗎?
Read More

十四種醫美手術及雷射同意書範本出爐囉!

十四種醫美手術及雷射同意書範本出爐囉!
趙孟捷(醫改會研究員)
暑假是醫美旺季,但變美之前有更多必須知道的事!依據醫改會的醫糾案件分析發現,醫美糾紛過往只占總案件的三~五%,近年卻速升至十~十五%;台北衛生局統計亦顯示,一〇二年整形醫糾有八十四件,一〇三年一至五月卻已有九十六件,醫美醫糾持續增加中。
醫美三地雷:不當廣告招攬、同意書太陽春、品質認證不足
醫改會早在九十八年就指出了「醫美六大不當招攬花招」。在資訊不對等以及不當誘因之下,許多民眾不了解自己必須面對的風險,卻先懷抱了過度的期待。一旦發生未如預期的結果,醫療糾紛常難以避免。
Read More

立院質詢血汗醫院議題之精彩集錦

立院質詢血汗醫院議題之精彩集錦
李芸婷(醫改會研究員)
醫改會在四月廿三日召開「七十一億全民健保費丟水裡」記者會,揭露健保署自民國九十八起為改善護理荒導致的血汗護士工作環境,辦理《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方案》,至民國一〇二年已豪擲七十一億,但護理品質卻未見明顯起色,高達八成醫學中心「三班護病比」在一〇二年的評鑑結果不合格。健保署預計在一〇三年持續補助二十億元,引發各界關注。
立委首次正面在五月八日的立法院會議上質詢衛福部等相關單位的官員,要求官員做對補助款效益不佳、護理人力仍不足的情況做正面回應;醫改會等民間團體並受邀列席說明。
Read More

從他律到自律 診斷關聯你我的DRG(政治大學財政系特聘教授 周麗芳)

從他律到自律  診斷關聯你我的DRG
周麗芳(政治大學財政系特聘教授)
蠻荒時代,醫巫同源,醫療參雜裝神弄鬼的成分。近代西方醫學的專業術語多來自古希臘與拉丁文,中國醫學的專業術語亦多詰屈聱牙,皆非庶民可以望文生義。衛生政策不遑多讓,最近沸沸揚揚的DRG(diagnosis-related groups,台灣官方名稱為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即是一例,相信不論中外,鮮少民眾能夠直接理解而與議。DRG新制不僅影響醫院財務風險,也攸關全民就醫生態,值得充分討論。
Read More

DRGS 的爭議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楊志良)

DRGs 的爭議
楊志良(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從勞保時代,台灣就開始探討住院診斷關聯群(DRGs)制度,至少有卅年以上的歷史,且前後修訂了多個版本。二○一○年在本人任內拍板實施第一階段,共有一五五項。DRGs是支付醫院住院服務的制度,一般人不太關切。目前要實施第二階段,醫界有不同意見,受到矚目。
DRGs 最主要的精神有二,一是重訂醫院「產品」,二是明確區分保險人(健保署)與醫院在費用及醫療品質上的責任。
從病患或保險人角度觀,醫院應提供的產品是什麼?是把盲腸炎的病人病灶割除康復回家、是讓產婦正常分娩母子平安、是為病患替換關節得以正常行走、是摘除白內障恢復視力…。
Read More

「泡泡龍」罕病,還是嬰兒燙傷?談正向坦承醫糾

「泡泡龍」罕病,還是嬰兒燙傷?
談正向坦承醫糾
朱顯光(醫改會研發組長)
日前南部某婦產科醫院發生剛出生的嬰兒被抱去洗澡後,下半身皮膚出現嚴重水泡,經轉送醫學中心後診斷為熱水燙傷所致。家屬質疑醫院沒在第一時間坦承是在洗澡時燙傷,還疑似傳達寶寶可能是得「泡泡龍症」罕病,因而鬧上媒體。
依據中華日報報導,院方數日後坦承疏失且承諾負責,並澄清「泡泡龍症」是溝通上的誤會,已獲得病家諒解,寶寶也轉危為安。我們欣見這件病安事件能快速落幕,也無意論斷對錯責任;但希望能藉機討論,該如何正向面對醫療爭議,特別是學習國外行之多年作法,納入醫糾處理機制當中,讓醫糾早日落幕,以免醫病雙輸或二次傷害。
Read More

「創造醫病雙贏之醫糾調處機制」圓桌論壇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贊助)

「創造醫病雙贏之醫糾調處機制」圓桌論壇


辜智芬、張雅婷(醫改會研究員)

本會自創會以來,每年約受理 450-500 件爭議事件;深感訴訟恐曠日廢時並造成醫病之間產生不信任關係,故力倡醫療爭議能透過非訟化機制處理,使醫病傷害降至最低。

Read More

《醫糾法》最新修法動態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贊助)
《醫糾法》最新修法動態
張雅婷(醫改會研究員)
從去年十月二十四日再次討論保留待議的醫糾法案,討論一整天,僅初審通過六條條文,接著醫糾法案就像進入生長停滯期,直到今年五月,隨著太陽花學運結束後,醫糾法案再次排入立法院衛環會的議程當中,並順利在五月八日下午將過去保留之條文,取得多數委員同意初審通過,而當日藍綠兩黨較無共識的醫療事故補償財源條文,經五月二十九日朝野協商取得共識,讓醫糾法案送出委員會,邁向三讀。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