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年

「遏止『財團法人醫院』淪為『財團』醫院」記者會附件資料更正啟事

更正啟事
有關本會 103 年 3 月 19 日「財團法人醫院不等於財團醫院」記者會新聞稿之附件二,提及依據 100 年財報審查意見,指出振興醫院捐贈上億元給婦聯基金會乙事,經振興醫院提醒及本會向主管機關查證結果,該意見係審查委員誤將婦聯基金會捐款給振興醫院,當成振興醫院之捐贈支出,振興醫院已於 101 年 11 月 27 日去函給衛福部更正,衛福部於 101 年 12 月 17 日回函並同意備查,並更新 100 年度公開財報揭露此更正意見,惟本會未於記者會前再次查證。爰此,振興醫院並無捐贈上億元給婦聯基金會,本會已修改本會網站之新聞稿附件內容,並於網站及相關訊息管道更正,敬請各界諒察,並對造成振興醫院困擾,表達誠摯歉意。

 

Read More

針對「財團法人醫院」記者會後醫界或官方之回應,醫改會有話要說

醫療財團法人醫院屬於社會之資產、公共財,衛福部僅以由第三人會計師簽證之揭露資訊不足的財務報表,以及不透明的專家審查機制回應,如何讓社會大眾相信政府有能力監督稽核醫療財團法人之監督治理功能
Read More

醫改會呼籲速修《醫療法》,遏止「財團法人醫院」淪為「財團」醫院

新聞稿

Read More

別讓公立醫院淪為「功利醫院」

別讓公立醫院淪為「功利醫院」
劉梅君(醫改會董事長)
沈珮涵(醫改會研究員)
朱顯光(醫改會研發組長)
Read More

第二意見諮詢 不該病人掏腰包(和信醫院院長 黃達夫)

第二意見諮詢 不該病人掏腰包

 

黃達夫(和信醫院院長)

20 多年來,我每周都參加 3 至 4 個不同癌症整合醫療團隊的討論,每周在不同團隊,都會有幾位在其他醫學中心做了診斷,再到敝院尋求第二意見,或已經接受部分治療,才轉到我們醫院的病人。近年來,我發現不少醫院為了增加收入,不斷地開發健保以外的自費項目。

建議自費 卻不見療效

Read More

醫院改革 不能再等了(醫改會董事、前衛生福利部長、亞洲大學教授 楊志良)

醫院改革 不能再等了
楊志良(醫改會董事、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教授)
沒錢難辦事,說得過去;但有錢還不好好辦事,是罪過。寄 2009 年接任署長工作時,健保虧損 600 多億,目前則結餘 800 多億,明年可能達到 1000 億,雖然這些結餘也不過多撐個 4、5 年,但全民健保財務從來沒有如此穩定。
財務穩定 改善人力配置
Read More

請衛福部別打馬賽克 勇敢公開各院醫護人力評鑑成績

請衛福部別打馬賽克 勇敢公開各院醫護人力評鑑成績
李芸婷(醫改會研究員)
102 年醫改會血汗醫院記者會歷史畫面
Read More

少來恐嚇人民健康(基層護理產業工會顧問 劉念雲、工殤協會秘書長 黃小陵)

少來恐嚇人民健康
劉念雲(基層護理產業工會顧問)
黃小陵(工殤協會秘書長)
從元旦起,護理人員全面自《勞基法》責任制適用範圍排除,也就是工作時間回歸《勞基法》工時規定,這是多年來基層護理人員過勞、憂鬱、自殺屍橫遍野換來的變革!
護理回歸《勞基法》之後
Read More

醫療品質資訊公開力量大

醫改看世界

Read More

醫糾病家三大困境-「關鍵證據取得難、諮詢鑑定沒管道、溝通調處不管用」

醫法論壇發言內容

(編按)101 年 10 月臺中地方法院首度試辦醫療糾紛調解制度,由法律及醫療專業人員擔任醫療調解顧問,期盼醫病雙方透過調解平台,理性各自表達訴求達成協議。在試辦一年後,論壇分享臺中地院試辦醫療調解制度經驗與成效,探討如何加強解決糾紛問題。本會受邀擔任與談人,分享本會對醫療糾紛處理之觀察與建議,以下為當日與談發言。

 

醫糾病家三大困境
「關鍵證據取得難、諮詢鑑定沒管道、溝通調處不管用」

 

劉淑瓊(醫改會執行長)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