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然幾乎人人都有張健保卡,健保也已經取消對弱勢欠費者的鎖卡措施,但由於健保不可能包山包海,每個項目都有給付,加上各縣市政府的社區健康與照護預算也有各種限制,可能導致社區民眾、曾逢傷病的病友、弱勢家庭,仍得面對付不起就醫自費的困境。例如曾有產科名醫在臉書貼文,寧願賠錢也要救治一名付不起10多萬元自費止血針的弱勢產婦;媒體也報導過有位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國中生罹患惡性骨肉腫瘤,但無力負擔自費標靶藥...。

如果您身邊遇到這樣的個案,除了申請各縣市政府的醫療救助金外,也可轉介協助他們申請醫療財團法人醫院、公立醫院的協助,幫忙度過就醫難關。非營利的財團法人醫院、公立醫院依據醫療法相關規定,應提撥一定比例「社會福利金」,辦理醫療救濟、社區醫療服務及其他社會服務事項。

但其實許多民眾可能不知道在地有哪些醫院有這筆資源可幫忙?社福金的聯絡窗口在哪裡?該如何聯繫申請?不僅病友民眾可能霧煞煞,依據醫改會105年的全國社工大調查網路民調也顯示,服務於社福或病友團體的非醫院社工受訪者中,高達73%反映不是很清楚醫院有哪些社福金補助可申請運用。連在醫院服務的社工,也有高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補助資訊不夠清楚。

為了讓「善款可以善用」,讓醫院的愛心與社工的專業都能更有效到位發揮,唯有讓社福金補助標準與資源更公開,才能有效連結供需兩端。不僅民眾可參考,更可讓更多仁醫知道醫院有這些補助資源,無後顧之憂放手救助急難病人。因此醫改會在聯合勸募贊助下,整理製作這份社福金資源地圖,提供大家參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