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電子報第 124 期
醫療糾紛處理指南專題(聯合勸募專案贊助)
2014/06/27 出刊
醫療糾紛處理指南專題(聯合勸募專案贊助)
2014/06/27 出刊
本 期 焦 點
- 專 題 報 導
- 火 線 話 題
- 醫 療 爭 議 Q&A
- 醫 改 看 新 聞
- 醫 改 新 聞 集 錦
- 醫 改 會 客 室
- 贊 助 醫 改
- 感謝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贊助。
遇到醫療糾紛該怎麼辦?
張雅婷(醫改會研究員)
有病求醫,每個人不就是希望將疾病治癒或是有效緩解症狀,倘若當醫療的結果不如預期時,醫療糾紛與醫病衝突可能就浮上檯面。早年協助醫療糾紛處理的資訊不多,加上媒體報導民眾灑冥紙抬棺的抗議,讓大眾誤以為如果遇到醫療糾紛,只能抬棺抗議或提告,最後總往往是醫病雙輸。
醫改會至今累積 5000多 件醫糾諮詢案件,深深明白民眾在處理醫療糾紛的困境,以及走入醫療訴訟那不可承受之痛。追根究柢是因為訴訟外的醫糾處理不管用,才讓民眾不得不提告,唯有強化訴訟外的處理管道及相關資訊,才能有效化解醫病雙輸的困局。
經過醫改會多年的努力,並有幸今年承蒙聯合勸募協會的贊助,讓我們更投入醫糾法案的遊說活動,希望促使醫糾法立法成功,減少民眾處理醫糾時的障礙,而另一方面則希望整理與更新現有訴訟外醫糾處理資訊、編修醫療爭議參考手冊,並建置一套簡單清楚的醫療糾紛處理地圖,上網公開資訊提供給民眾參考:
醫糾大補帖:醫療糾紛處理地圖 | 醫改會提供之直接服務 |
一、醫療爭議參考手冊 二、醫療爭議 Q&A 三、各類醫療糾紛申訴管道資訊 |
一、醫療糾紛諮詢電話服務 二、醫病心聲轉運站: 針對評估後合適之醫療糾紛民眾,以醫改會名義發文至該醫療院所,以協助民眾後續處理。 |
目前醫糾法已於今年五月順利在立法院完成初審,醫改會所提出諸多建議包含病歷保全、中央補助地方調解培訓、地方調解流程改革、醫療風險通報管理機制、重大病人安全事件調查改錯機制等重大改革入法,本會也會持續監督修法進度。
最後我們提供『處理醫糾三三三撇步』供大家參考,希望所有醫病爭議都能儘早落幕,重建醫病和諧互信的關係。
醫糾處理3程序 | 醫糾申訴3管道 | 處理態度3原則 |
一、複製病歷保全證據 二、諮詢醫療第二意見 三、尋求院方溝通說明 |
一、院所內申訴:直接向院方申訴窗申訴 二、第三者調解:至衛生局或其他管道協調 三、打官司訴訟:務必慎重考慮後續的成本,再做提告決定 |
一、以同理心、尊重為出發點 二、理性思考,不起暴力與情緒衝突 三、善用現有管道與資源,以協商為主要方式:如法律諮詢、免費調解或調處管道 |
《醫糾法》最新修法動態
張雅婷(醫改會研究員)
過去初審條文包含病歷保全、院內關懷機制、設立民眾私請鑑定管道、中央補助地方調解培訓等重大改革,這次修法則針對醫糾地方調解程序、醫療事故補償內容以及建立醫療糾紛除錯以避免錯誤再犯之重要條文,重點整理如下⋯(閱讀全文)
「創造醫病雙贏之醫糾調處機制」圓桌論壇
辜智芬、張雅婷(醫改會研究員)
配合醫糾法將推動調解先行之醫糾處理機制,本會特在聯勸贊助及衛生局協助邀約下,邀請台北市江淑卿律師、台中林義龍醫師、台南黃仁享醫師及新北市靳宗立教授等調處委員,共商如何改善衛生局調解成效⋯(閱讀全文)

(左一為靳委員宗立、左二為林委員義龍、左三為本會劉執行長淑瓊、右三為江委員淑卿)
各縣市醫糾調處服務資訊大補帖
為了讓醫療爭議能透過非訟化機制處理,醫改會特在各衛生局協助下,整理出醫療糾紛縣市衛生局調處服務查詢最新資料,包含各衛生局窗口、申請方式及表單、調解程序及限制等等,敬請大家參考。
◆ 檔案連結與下載:http://goo.gl/B1AWR7
醫糾民眾最常詢問的 10 大問題
沈珮涵(醫改會研究員)
Q1:我想討回公道,但該如何具體評估呢?
Q2:處理醫療爭議的方式有哪些?、處理醫療爭議時,要蒐集的資料有哪些?
Q3:我該如何拿到完整的病歷證據(全本病歷)?
Q4:醫院或醫師如果不給我病歷,該怎麼辦?
Q5:找縣市衛生局幫忙調處的過程為何?
Q6:向醫院求償的參考標準有哪些?
Q7:醫糾的司法提告有哪些規定?追訴期如何計算?
Q8:對訴訟中的『鑑定』有疑慮,該怎麼解決?(請參考醫改雙月刊第三十期「醫改信箱」專欄)
Q9:如何申請藥害救濟、生育事故救濟?
Q10:醫師離職了,醫療糾紛該怎麼辦?
Q2:處理醫療爭議的方式有哪些?、處理醫療爭議時,要蒐集的資料有哪些?
Q3:我該如何拿到完整的病歷證據(全本病歷)?
Q4:醫院或醫師如果不給我病歷,該怎麼辦?
Q5:找縣市衛生局幫忙調處的過程為何?
Q6:向醫院求償的參考標準有哪些?
Q7:醫糾的司法提告有哪些規定?追訴期如何計算?
Q8:對訴訟中的『鑑定』有疑慮,該怎麼解決?(請參考醫改雙月刊第三十期「醫改信箱」專欄)
Q9:如何申請藥害救濟、生育事故救濟?
Q10:醫師離職了,醫療糾紛該怎麼辦?
「泡泡龍」罕病,還是嬰兒燙傷?談正向坦承醫糾
朱顯光(醫改會研發組長)
日前發生新生兒被護士抱去洗澡時燙傷,家屬質疑醫院沒在第一時間坦承,還疑似傳達可能是「泡泡龍症」,院方數日後坦承並獲病家諒解。究竟該如何正向面對醫療爭議(being open),以免醫病雙輸或二次傷害⋯(閱讀全文)
103 年 5 月醫改新聞集錦
醫改會 5 月份共接受媒體採訪 22 次,受訪的主題包括醫療品質 15 則、醫病關係1則、全民健保 1 則、用藥安全 4 則、其它 1 則。媒體報導露出成果部分,計有 17 則報導露出,完整紀錄請參考⋯(閱讀全文)
醫病交流談如何改善醫病關係
北投醫療群來訪
北投醫療群來訪
趙孟捷(醫改會研究員)
近年來社區醫療的發展舉步維艱,北投社區醫療群卻能異軍突起。醫改會邀請到洪醫師帶領畢業後第一年住院醫師分享推展北投社區醫療群之經驗,並交流如何改善醫病關係及關懷社區居民之健康⋯(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