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聲明稿/投書

醫預法三讀通過:完善醫爭處理及預防機制之重大里程碑

歷經十餘載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終於在昨日(5/30)三讀通過,為我國醫療糾紛法制之重大變革,也是醫改會倡議醫糾非訟處理制度的里程碑。此法將以制度保障醫病雙方的權利,是改善「醫糾悲慘世界」最重要的拼圖。然而,我們必須要說,現有的非訟化管道,仍不足以避免醫病關係因種種主客觀因素,由緊密信任轉為對立猜疑,甚至對簿公堂。醫事人員奔波訟累、病家承受折磨與生命創傷,僅為還原事件的真相或得到即時的關懷。因此,醫改會盤點長年的醫糾困境與國內外成功案例,認為解決「醫病雙輸」困境的關鍵在於推動非訟化處理醫糾法案之相關立法,並立即於2012年起倡議立法,希望能完善國內醫療爭議處理制度與政策......
Read More

新住民/移工 看診大不『譯』 座談會 發言重點整理

醫改會在聯勸經費贊助下,希望能逐步改善基層診所就醫的行動障礙及溝通障礙,並在今年7月醫改會與陳曼麗立法委員辦公室合作,在立法院召開「推動無障礙友善診所」公聽會,會中收獲許多關心新住民/移工醫療權益之團體提供的寶貴意見。為進一步了解新住民/移工群族群的就醫溝通困境,我們於10月24日舉辦〈看診大不「譯」— 新住民/移工無障礙就醫〉 焦點座談會,在本會劉淑瓊董事長的主持下,邀請關懷移民工權益之民間團體、社福單位和專家學者一同分享彼此經驗,交換意見(閱讀全文)。

 

Read More

1081005立院衛環委員會「受僱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公聽會 醫改發言逐字稿

發言逐字稿→https://www.thrf.org.tw/archive/2250

本會發言影片→點選下圖即可觀看影片

      ※本次逐字稿感謝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提供,本會發言影片感謝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協助提供,特此致謝

Read More

1080522新聞稿--醫改會公布診所無障礙友善環境體檢報告 -「無障礙診所」承諾跳票,恐讓分級醫療「行」不「通」!

政府在兩年前提出《分級醫療策略》,承諾要輔導診所規劃無障礙空間,並於健保APP提供查詢。但醫改會22日偕同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屏東基督教醫院詹智鈞醫師召開記者會,公布無障礙診所友善環境體檢報告,發現同時具備無障礙通道、無障礙廁所與無障礙溝通三項指標的診所,僅占全國健保西醫診所的5%,台北、基隆、屏東等地都掛零,甚至連健保APP查詢無障礙診所的資訊都超有障礙、錯誤百出、宣導不足,導致行動不便就醫者有77%不知道可以用APP查詢友善診所、近七成對政府推動診所無障礙的施政無感。
Read More

1070627新聞稿--主管機關對財團法人醫院弊端處理不力,醫改會赴監院陳情檢舉!

醫改會27日號召20多個代表基層醫護的勞團工會、病友社團及藥師等多個全聯會到監察院陳情,舉發主管機關對財團法人醫院弊端處理不力。醫改會說,過去一年多是醫院治理最動亂、黑暗的一年。從拿走十分之一健保費用的長庚醫院爆發急診風暴、馬偕董座爭議等大案,到後來陸續爆發新光、振興、礦工醫院等治理爭議,本應展現督導職責的衛福部竟是事前「沒查到」、事發「沒下文」、事後「沒結案」,希望監委深入調查政府是否有違法失職(全文)

Read More

【1070524醫改投書】解就醫民怨才能落實分流(劉淑瓊、楊東麒)

「漲部分負擔」近來被政府及部分醫界團體捧為推動分級醫療的萬靈丹,甚至把反對者貼上「反漲部分負擔=反分級醫療」的標籤。醫改會向來支持分級醫療,並多次開記者會質疑台灣醫療「大型化」、「醫學中心化」走向,讓醫學中心淪為門診量販店,醫療照護失去在地人性化的本質。然而,我們對政府只會讓民眾唱獨「繳」戲,卻遲遲端不出推動《健保法》第42條同病同酬以壯大基層、第44條全面落實家庭責任醫師制的時程表,完全無法茍同。讓人不禁懷疑政府到底有沒有真的要推分級醫療,還是只想透過漲部分負擔來小補健保財務危機?(詳見全文)

(本文原刊於1070524蘋果日報論壇)

Read More

【1070523醫改投書】醫糾的悲慘世界,不爭氣的政院版《醫爭法》!

月底三讀修正《醫療法》82條,拉高醫糾的民刑事責任認定標準,並附帶決議要求行政部門速將《醫療事故及爭議處理法》(以下簡稱《醫爭法》)送立院審議,行政院卻遲至4月才通過政院版草案送達立院,並於5月9日首度在衛環委員會逐條審查時竟就踢到鐵板,凸顯政院版《醫爭法》爭議太大。本案預訂5月24日續審,醫改會疾呼,既然要新立一個法,《醫爭法》就不應比現有的多元雙向調解、生產救濟的機制還落後,籲請立委嚴審把關,防止法案倒退嚕!(詳見全文)

( 本文原刊於 107.5.23 東森新聞雲論壇)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