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贊助

邱珮文(醫改會研究員)

 

醫改會108年在聯勸經費贊助下,持續推動診所無障礙計畫,希望能逐步改善基層診所就醫的行動障礙及溝通障礙,並在今年7月醫改會與陳曼麗立法委員辦公室合作,在立法院召開「推動無障礙友善診所」公聽會,會中收獲許多關心新住民/移工醫療權益之團體提供的寶貴意見。

 

為進一步了解新住民/移工群族群的就醫溝通困境,我們於10月24日舉辦〈看診大不「譯」— 新住民/移工無障礙就醫〉 焦點座談會,在本會劉淑瓊董事長的主持下,邀請關懷移民工權益之民間團體、社福單位和專家學者一同分享彼此經驗,交換意見。會中精采發言整理如下: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 蕭秀玲執行長

 

即使是來台很久的弱勢新住民家庭,對於周遭生活環境、就醫情況仍有很多擔心和不清楚的情況。當身體不舒服,第一步會是先去買成藥;如果決定去看醫生,除非已經非常熟悉附近資源,否則一定是往大型醫院跑,因為去到那裡比較安心,但是前往大醫院的交通時間等成本,對他們而言都是蠻大的困難。

其實政府零零星星有提供不少通譯服務,就曾有診所醫生打電話給新移民會館,協助通譯患者的狀況,但是僅限於不太困難的內容,醫療專業通譯有待加強訓練。如果能夠製作類似對照表或辭典,針對常用醫療用語,不只翻譯,還能簡單說明什麼病是什麼樣情況,提供給醫病雙方參考。此外,通譯資源應該做整合,讓新移民一掃QR code就能選擇所需的通譯服務。

賽珍珠基金會與台北市12個健康服務中心合作,訓練醫療通譯,並排班協助門診或公衛護理師家訪的通譯。尤其在健康中心,除了新住民,移工也能藉著帶照顧的阿公阿媽來的機會,自己同時接受醫療諮詢,這是蠻好運用的資源。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吳靜如研究員

 

對於能夠請假看病的移工,大多因為問不到診所,去的都是大醫院,而到達醫院後要掛哪科、怎麼描述病情,語言都是很重要的障礙。而對於無證移工而言,生病只能買成藥,但就連向藥局說明咳痰是黃是白,都不知道怎麼講。

 

不能只期待個別醫院診所或醫生的好意幫助,尤其要推醫療分級,鼓勵移工不要都去大醫院,但是鄉鎮小診所很難自己去做翻譯。建議最好的辦法是利用遍布縣市的就業服務站提供通譯服務,讓診所或病患透過電話協助看診,由政府先做基本醫療翻譯的訓練,同時也提供很多新移民工作機會。

 

 

 

Rumahku 志工團  李欣恬志工/醫學生

 

台灣醫生平常看診遇到語言不通的病患,可能乾脆就不花時間溝通,請病家自己做完身體檢查直接看報告結果。就曾有個案例,越南病患因為子宮肌瘤進行開刀,術後準備出院時,她的老公才拿著紙筆請醫師寫下病名,這時這個移民家庭才第一次知道是生甚麼病開刀。

有些移工會特別喜歡去新竹某一間牙科看病,因為醫生有自製多語言表單。當診所為了生存或是附近移工人口密集,就會特別客製化這些翻譯工具;而醫院不是做不到,只不過不缺病患,就不會特別做這方面工作。

目前全台不超過五家醫院設有新住民門診,也從1995熱線上發展出醫療專線,協助醫病溝通。就算在大醫院,光是住院要簽的第一份文件--住院計畫書就沒有英文版,只能另用口頭說明。如果全台有一個共通的翻譯檔案,放在雲端上讓大家共享,相信能更有效達成醫病溝通。

在國際醫學教育研究中,跨文化病人的照護議題是各國都開始關注的領域,而在台灣醫學教育上,未來也應該加強關於健康不平等與不正義的課程。

 

 

南洋姊妹會 洪滿枝理事

 

有很多新住民姐妹婚後兼職擔任仲介公司雙語人員,為了帶生病移工去醫院和協助翻譯,常常三更半夜要丟下小孩,還沒有加班費,老闆只讓她補休,但是工作一直做不完,工廠、看護類等移工都在找她,她就一直要去翻譯,也沒有補休機會。

 

醫療通譯是需要特別訓練的,在醫院婦產科幫忙通譯,有時候通譯雖然聽得懂醫生的話,但是不知道怎麼向新移民姊妹解釋病情。如果醫療方面也有能仿照司法通譯手冊制定醫療通譯手冊,可以讓通譯人員,或者新移民有需要時參考。

 

 

 

台北大學社工系  林昭吟老師

曾經看過雇主帶著剛來的移工受傷去看醫生,雇主拿翻譯機跟醫生溝通,醫生也因為無法溝通而不敢碰他,只會想到轉介至別的地方。除了少數科別如婦科,可能因為對新住民有生育期待所以會設有通譯外;像移工從事高風險產業帶來的職業傷害,相關復健科、外科等就比較少有翻譯服務,在健康風險的評估上就會蠻高的。

對於移工和新住民特別喜歡去某些診所就醫的現象,建議可將這些診所發掘出來,向新住民和移工朋友蒐集友善診所名單,利用這些標竿,讓其他診所或醫院都有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