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1061007醫改投書】揭開營利醫院的面紗 讓凱撒的歸給凱撒

連月來有如八點檔連續劇的長庚案,民眾看得瞠目結舌,難以置信素孚眾望的醫院,攤在人前種種竟是如此不堪。但對醫院經營手法稍有暸解的人士,這全不是新聞。

長庚醫院是台灣醫療照顧產業量級中的旗艦,是引領風騷前行者中的領頭羊,一舉一動不僅直接影響民眾醫療照護,牽動醫政主管及健保署的敏感神經,更是醫院管理界群起仿效的對象。多年前我擔任某國立醫學中心院務評議委員時,見到該院簡報以長庚為標竿,做為發展學習的對象,當下大驚失色,失禮地質問何不以在亞洲的東京帝大醫院為標竿?我不是看不起長庚,而是認為長庚和該院無論在定位和任務上都截然不同:前者績效導向且為集團的金雞母,後者應竭力追求教研卓越,為全國民眾效力(閱讀全文)

Read More

【名家專欄】終止亂象「財團法人」應正名「公益法人」(劉景寬/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現正進行修法的《醫療法》,與曾在去年立法院會期提出修法並預期近期會再提出的《私立學校法》,相關性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公益性的財團法人概念的建立。由於「財團法人」必是公益團體,建議應正名為「公益法人」,並同步將「財團法人董事會」改稱為「公益法人董事會」。以避免名詞與語意的混淆,造成社會上許多曲解與衍生的問題,尤其是在醫療財團法人醫院和學校財團法人私立大學的問題與爭議。...(閱讀全文)

 

Read More

【名家專欄】醫療法修法在即 讓員工加入財團法人醫院董事會吧!(趙麟宇/嘉基工會理事長)

近來出現許多財團法人醫院的亂象,包括急診醫師受到隨意解僱、婦產科醫師檢查浮濫,更有醫院花費龐大資金蓋分院買高價設備,卻不願意補足醫事人員的人力缺口等等。社會大眾紛紛呼籲改善醫療財團法人的治理並改善醫療從業人員的待遇。本次立院新會期,林淑芬委員所提有關醫療財團法人醫院的醫療法修正案,已經預備進行政黨協商,納入優先處理的議案(全文)

1060920本文作者趙理事長(左2),與醫改會代表共同到林淑芬立委辦公室研商醫療法修法(圖片取自嘉基工會臉書)

 

Read More

【名家專欄】醫師納《勞基法》破局,血汗醫療仍不見盡頭 (劉梅君/醫改會董事、政大勞工所教授)

據報導,原定2019年正式實施醫師納入《勞基法》的政策,將面臨政策跳票。這看在大旱望雲霓已多年之醫師眼中,實為錯愕與憤怒!衛福部要用「修訂《醫療法》來取代直接公告醫師適用《勞基法》」的說詞,無非是老調重彈,毫無說服力,甚至可能因而延後政策實施日期。(閱讀全文)

Read More

【名家專欄】台灣的病人 你為何不生氣(錢建文/醫勞盟監事)

我們需要有憤怒的人民向一再推遲醫師納入《勞基法》的現任政府提出國家賠償,讓違反競選承諾的政治人物留下永遠的歷史紀錄。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撤換預告失敗的官員,讓有能力者來實現總統的競選承諾。 (閱讀全文)



 (本文原刊登於1060829蘋果日報,承蒙作者慨然同意授權本會轉載,特申謝忱)

Read More

【名家專欄】長庚之亂的解藥(吳肇鑫/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

衛福部推動分級評定(重度、中度、一般級)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醫院急救能力,特別是又急又重的病人。在許多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更是重要。所以,所謂「量力而為」根本就是成本考量,而非病人權益...(全文

 (本文原刊登於1060821自由時報,承蒙作者慨然同意授權本會轉載,特申謝忱)

Read More

【名家專欄】該如何定位長庚醫院?(葉銀華/交大財金所教授)

近來長庚醫院多院區爆發急診室醫師集體請辭,長庚醫院董事長緊急回國進行危機管理,解除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與林口院區院長的職務,希望降低事件傷害。然而此事件在組織治理帶來的啟示為何?(閱讀全文)

Read More

【名家專欄】解決醫療糾紛的深層思考(陳賜良律師)

醫改會也曾經分析近千件醫糾諮詢個案,發現約4分之1主因來自醫病溝通不足,衛福部將大幅修正手術及麻醉同意書格式以加強資訊透明化,降低醫病誤解的可能性,進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全文)

                         (本文原刊於1060703蘋果日報論壇,經作者慨然同意授權轉載,特申謝忱)

    

Read More

【名家專欄】衛福部要不要依法解散長庚醫院董事會?(胡方翔醫師)

國內血汗醫護問題嚴重,當時,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以下簡稱醫改會)曾舉出財團法人醫院的董事會治理有4種弊端,並提出幾個修法建言,無奈今日一一命中。(閱讀全文)

(本文原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經作者同意授權本會轉載,特申謝忱)

Read More

鑑定先行的專業調解減少醫糾盲訟/劉淑瓊(醫改會董事長)

舉證責任倒置真是助長濫訟的毒藥嗎?而醫糾去刑化,真的是解決醫糾的萬靈丹嗎? 其實,與其噴口水爭辯民事重大醫療瑕疵之舉證責任在哪一方,或是醫糾是否應該去刑化,其思維都還陷在司法訴訟泥淖裡打轉,無助解決當前的醫糾難題。因為醫療爭議只要走上漫長的司法訴訟之路,最後都是醫病法三輸,可謂是下下策。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