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五溝通 向無效醫療說 STOP
「醫病五溝通 向無效醫療說 STOP」宣導摺頁:
※ 如需此摺頁,請以電話 (02)2709-1329 或電子郵件 thrf@seed.net.tw 向本會索取,或點選下列連結自行列印。
完整 PDF 檔下載
以下好讀文字版:
一、《人生期末考卷》
考生:◯ 本人 ◯ 親人代考
考題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 當生命最終時刻到來,你會選擇?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 當生命最終時刻到來,你會選擇?
- ☐ 1. 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
- ☐ 2. 延命的醫療措施越多越好,多呼吸一天、一個月都很好
- ☐ 3. 不知道怎麼辦,就讓醫師決定吧!
成績自評
☐ 及格
☐ 不及格
☐ 補修
☐ 及格
☐ 不及格
☐ 補修
民調結果揭曉:
民調結果:86% 民眾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
民調結果:86% 民眾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
根據健保 2013 年統計,每100位往生前一年曾住院者:
- 有 32 位最後一次住院使用呼吸器,平均住院 28 天、呼吸器用 20 天、醫療費 29 萬元/人次
- 有 10 位最後一次住院仍在洗腎,平均住院 30 天、洗腎 10 次、醫療費 33 萬元/人次
想一想:
- 如果我是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病人,我願意忍受插管、換管的痛苦,只為延續生命嗎?甚至可能再也無法離開病房、無法和親友聊天,承受無法自主生活的苦痛嗎?
二、醫病五溝通─向無效醫療說停
(一)醫療計畫
- 目前病情如何?醫師的治療目標與計畫是什麼?
- 治療後,身體功能會恢復嗎?生活品質會改善嗎?可以自己坐起來、下床、上廁所嗎?
- 可能會做哪些急救(CPR、電擊、插管)、維生醫療措施(洗腎、氣切、呼吸器)?
- 病人有可能一直依賴這些維生設備,或是成為植物人嗎?這時會被轉去哪裡照顧呢?
- 有機會去參觀或看影片,了解使用維生醫療是甚麼狀況嗎?
(二)病人意願:
- 病人可以簽署《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嗎?該怎麼做呢?
- 病人曾表達無法忍受插管、換管的痛苦及無法說話的無助,要如何避免?
- 病人不希望生命最後這一段是在醫院渡過,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嗎?
(三)家屬意願:
- 可以請醫院安排健保給付的「緩和醫療家庭諮詢會議」嗎?
- 家屬未來想要探視病人時,有哪些限制或困難?
(四)照護選擇:
- 可以先嘗試接受插管、洗腎等治療一段時間,看病情改善狀況,再跟我們討論後續照護計畫嗎?
- 如果插管、洗腎一段時間,病情沒有預期中的效果,可以在醫師的專業評估與我們的同意下撤除嗎?到時候醫師願意幫忙嗎?
- 請問有機會選擇緩和醫療嗎?病人可以得到哪些醫療照護?
- 如果帶病人回家照顧,醫護人員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五)可用資源:
- 各種治療照護方式是否有健保給付?需自付多少費用?(例如使用呼吸器或洗腎之花費)
- 在家照顧最起碼的人力和器材需求如何?
捨得放手善終,是因為捨不得摯愛親人繼續拖磨...
建議您可同時搭配以下本會線上影音和文章: ☞ 吳育政醫師蒞臨醫改會演講─探討無效醫療 ☞ 本會記者會新聞稿:醫改會推《醫病五溝通》 向無效醫療說 STOP ☞ 想要安寧善終,有哪些選擇? ☞ 破解「放棄末期無效醫療,選擇安寧善終」的九大迷思 ☞ 善用健保「緩和善用健保「緩和醫療家庭諮詢會議」,幫忙解決末期醫療難題! ☞ 如何查詢居家附近有哪些幫忙好命善終的安寧資源? ☞ 醫祭(政大新聞學系講座教授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