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可以幫忙調整呼吸器嗎?
本會調查發現多家醫院未聘有呼吸治療師,或於唯一聘請之專(兼)任治療師未上班時,改由護理人員執行。但本會查閱護理人員之專門職業法律規定,並未明定護理人員之法定業務包含機械通氣治療、氣體治療等相關業務;加上護理人員平時工作就很繁忙、人手不足,忙得像戰鬥陀螺一般,如果還得兼差、代打執行這些業務,實在令人擔心。
護士忙得團團轉 還能合理、合法「幫忙」調整呼吸器嗎?
6月1日勞委會將研商醫護全面納入勞基法
醫改會號召:全國白袍勞工站出來!
自從醫改會召開記者會,披露「血汗醫院」的慘況以來,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的討論。數十則投書、上百則的報導,掀起立法部門和醫事人力團體一波要求改革的強烈聲浪,衛生福利部與勞委會也不得不有所回應,承諾立法院在三至四個月之內訂定工時規範
勞委會與衛生福利部將於6月1日星期三召開「研商保障醫療保健服務業受僱醫師、護理及醫事人員之勞動條件」會議,討論受僱醫師及其他醫事人員的保障措施,特別是醫師是否要納入勞基法保障。受邀出席的包括學者專家、七大醫院協會、三大醫師公會、護理師、藥師、呼吸治療師全聯會、護權會、醫改會,以及全國總工會等團體。
二代健保子法該怎麼訂定 才能順利上路
有關「健保醫療品質資訊公開辦法」 醫改會提出建言
醫護不健康 何來國民健康
醫療改會副董事長、政治大學勞工所教授 劉梅君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曾翔
近日來醫事人員 的工時與過勞的問題引起諸多關注,揭開了台灣醫療體系不當壓榨醫事人員的普遍現象,國人健康的把關者身處於負荷過量的職場環境,不僅傷害醫事人員的健康, 連帶影響病患的權利。但是面對基層人員的不滿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力,多數醫院只是輕描淡寫以薪資調整作為回應,惟我們認為問題核心在於工作強度與工作時數, 而非薪資多寡的問題,所以除了醫療專業考量之外,《勞動基準法》中的工時規範亦可作為思考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