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醫改 - 全民健保

健保未給付就比較好嗎 (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鄭鴻鈞)

健保未給付就比較好嗎
鄭鴻鈞(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健保未給付,病人該怎麼辦?在現代社會,我們常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新的或價錢貴的醫療比較好。因此如果醫師推薦,病人經濟狀況許可的情況下,也會甘之如飴的接受。
我最近有一位親戚在南部接受乳癌的手術,在手術中也同時接受放射治療。這位醫師說,這種治療健保未給付,自費要廿三萬元。而且還說,她是南部接受這種治療的第五或第六位病人,她欣然接受了這個推薦,也認為得到最好的治療。
無力自費成階級化
Read More

調兼職補充保費徒增不公,速推「家戶總所得」才是正途!

調兼職補充保費徒增不公,速推「家戶總所得」才是正途!
由於兼職所得課徵補充保費飽受抨擊,衛福部在各方壓力下,決定提高兼職所得補充保險費課徵之門檻,由現行單筆五千元調升至基本工資(一萬九千二百七十三元),並於一〇三年七月廿九日發布新聞稿,宣布自一〇三年九月起實施。
以公平之名 行圖利有錢人之實
醫改會認為,衛福部這次僅提高「單筆」兼職所得之健保補充保險費扣取標準至基本工資,對部分兼職者打工者雖有小利而減輕負擔,但可能「因小失大」,換來更不公平或更不充足的健保財源。主因是未導入結算機制,亦未以「總所得」來考量公平等量能付費原則,加上領有兼職所得者未必是總所得較低之弱勢者,勢必徒增水平及垂直不公平。為此,醫改會特提出三大訴求:
Read More

健保會審查〈一〇三年提升住院護理品質方案經費〉會議紀錄大剖析

健保會審查〈一〇三年提升住院護理品質方案經費〉
會議紀錄大剖析
沈珮涵(醫改會研究員)
 
健保自九十八年起為改善護理荒導致的血汗護士工作環境,逐年加碼編列「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方案」預算,然醫改會分析最新一〇一年方案的執行成效卻發現,四十三%醫院減人仍照領補助、有些醫院更把經費全拿來補助加班費。醫改會認為就是因為方案支付規定過於鬆散(只要通過評鑑人力低標之C級成績就可領錢),才會讓醫院把全民健保費當提款機,發生減人也通通有獎、基層護士要錢不要命仍然血汗的窘境。
Read More

從他律到自律 診斷關聯你我的DRG(政治大學財政系特聘教授 周麗芳)

從他律到自律  診斷關聯你我的DRG
周麗芳(政治大學財政系特聘教授)
蠻荒時代,醫巫同源,醫療參雜裝神弄鬼的成分。近代西方醫學的專業術語多來自古希臘與拉丁文,中國醫學的專業術語亦多詰屈聱牙,皆非庶民可以望文生義。衛生政策不遑多讓,最近沸沸揚揚的DRG(diagnosis-related groups,台灣官方名稱為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即是一例,相信不論中外,鮮少民眾能夠直接理解而與議。DRG新制不僅影響醫院財務風險,也攸關全民就醫生態,值得充分討論。
Read More

DRGS 的爭議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楊志良)

DRGs 的爭議
楊志良(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從勞保時代,台灣就開始探討住院診斷關聯群(DRGs)制度,至少有卅年以上的歷史,且前後修訂了多個版本。二○一○年在本人任內拍板實施第一階段,共有一五五項。DRGs是支付醫院住院服務的制度,一般人不太關切。目前要實施第二階段,醫界有不同意見,受到矚目。
DRGs 最主要的精神有二,一是重訂醫院「產品」,二是明確區分保險人(健保署)與醫院在費用及醫療品質上的責任。
從病患或保險人角度觀,醫院應提供的產品是什麼?是把盲腸炎的病人病灶割除康復回家、是讓產婦正常分娩母子平安、是為病患替換關節得以正常行走、是摘除白內障恢復視力…。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