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電子報第 137 期
【血汗護師節專題】
急診及ICU缺人力,93% Insider 認為急重症負荷是硬塞的!
2015/05/12 出刊
【血汗護師節專題】
急診及ICU缺人力,93% Insider 認為急重症負荷是硬塞的!
2015/05/12 出刊
本 期 焦 點
- 主 題 報 導
- 火 線 話 題
- 看 圖 學 醫 改
- 醫 改 看 新 聞
- 火 線 話 題
- 深 度 論 壇
- 就 醫 避 雷 區
- 醫 改 新 聞 集 錦
- 醫 改 號 召 令
- 贊 助 醫 改
- 感謝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贊助本期電子報。
急診及ICU缺人力
93% Insider 認為急重症負荷是硬塞的!
93% Insider 認為急重症負荷是硬塞的!
潘柏翰(醫改會研究員)
五月十二日是國際護師節,多數護士卻快樂不起來。依據醫改會進行的「醫護人力吃緊現況」網路調查,高達九成受訪醫護表示,醫學中心加護病房真實的人力配置不符醫院評鑑規定;有九成三受訪的醫護表示,醫學中心當班護士負責處理急診就診病患,也遠超評鑑規定每位護士照護十人次的負荷標準。
這幾年血汗護士的窘況持續未獲改善,更令人擔憂的是,每當護理人力出缺吃緊時,醫院可能會抽調人力去較賺錢的門診或健檢等自費部門,讓急重症護理人力更形吃緊,也難怪臺大與中榮醫院急診部,先後發出「搶救」聲明與醫師倦勤的消息。
醫改會「二O一五醫護人力吃緊現況」網路調查結果如下:
一、在醫學中心加護病房,高達九成受訪的醫護人員表示加護病房的人力負擔不符醫院評鑑規定(現行醫院評鑑對加護病房護病比的規定為「每床加護病床應聘有 2.5 名專職護理師」)。
圖一

二、在急診部門,有九成三受訪的醫護人員表示當班護士負責處理超過 10 人次以上的急診就診病患。(圖二)
圖二

這次的調查結果顯示了醫學中心的急重症部門在醫護人力負荷早已亮起了紅燈,不論是加護病房或是急診的現狀都與現行的醫院評鑑規定不符。醫學中心放任其急重症部門的照護人力吃緊,除了惡化醫護人員的勞動條件與環境,更是影響急重症病患的照護品質。
調查結果凸顯醫護勞動環境的惡化已是普遍現象,醫改會呼籲主管機關與醫院管理者依法行政,落實符合評鑑規定的護病比,才能讓醫病雙贏。
三班護病比評鑑標準出爐,您能接受嗎?
沈珮涵(醫改會研究員)
三班護病比今年正式納入醫院評鑑,去年底衛福部和醫護界代表協商結果已出爐!(如下圖),離目標 1:7 仍有很大差距,且護理長也能納入灌水計算,地區醫院更允許到 1:15。醫改會呼籲為讓評鑑結果更反映真實,衛福部應比照英國日本護病比全都露,立即啟動醫院每月上網公布「病房實際護病比」機制!

別把《醫糾法》窄化成《補償法》
劉梅君(醫改會董事長)
辜智芬、潘柏翰(醫改會研究員)
辜智芬、潘柏翰(醫改會研究員)
近日部分醫界先進發聲反對衛福部及立院積極推動《醫糾法》排入二三讀。醫改會要特別提醒政府與醫界,別把醫糾法窄化成《醫糾補償法》。醫糾法不全然僅是「收拾善後」而已,推動醫糾法最重要的精神應是強調預防及除錯!⋯(閱讀全文)
上醫策會網站檢舉評鑑弊端,有效嗎?!
立院要求專案報告後續處理情形
立院要求專案報告後續處理情形
余天佑、李芸婷(醫改會研究員)
為了防堵醫院評鑑造假,醫策會設置申訴信箱,醫護人員及民眾均可申訴醫院評鑑造假情事。但這申訴管道成效如何?檢舉後是否真會處理??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決議,要求衛福部應於二個月內向立委提出報告⋯(閱讀全文)
「台北國際醫旅」臉書違規案之後續追蹤報導
余天佑(醫改會研究員)
醫改會揭露「台北國際醫旅」於臉書粉絲頁違法使用醫療廣告。台北市衛生局公文回應:該臉書粉絲團由「北榮康健康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設置,但該公司非屬醫療機構,違反醫療法第八十四條「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規定⋯(閱讀全文)
補充保險費對解決健保財源不足問題的效果
梁景洋(德明科大財政稅務系助理教授)
鄭清霞(中正大學社福系副教授)
鄭清霞(中正大學社福系副教授)
研究結果發現十年內的平衡費率將突破法定費率的上限(6%),屆時勢必恐將面臨全民健康保險法再度修法的壓力。健保新制的實施能緩衝或延後修法的時間僅有一至三年⋯(閱讀全文)
破解「放棄末期無效醫療,選擇安寧善終」的九大迷思
辜智芬(醫改會研究員)
面對人生期末考卷,醫改會教您破除及釐清「放棄末期無效醫療,選擇安寧緩和善終」的迷思/誤解⋯(閱讀全文)

診所兒童用藥大冒險(二)
李芸婷(醫改會研究員)
還記得本專欄前一篇「診所兒童用藥大冒險(一)」的故事嗎?這次我們繼續來看看,朱小姐家中這位未滿週歲的小寶寶後續就醫時,又遇到哪些狀況⋯(閱讀全文)
醫改會財務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