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兒童用藥大冒險(一)

 

李芸婷(醫改會研究員)

朱小姐在一O三年五月在A醫學中心順利產下(首胎)兒子小詩,初期都固定回A醫學中心做兒童健檢、打預防針,生長發育及健康都算良好。

一O三年底,幾波寒流來襲,導致小詩連續三天鼻水及咳嗽不止,晚上幾乎無法乖乖入睡,令朱小姐心疼不已,決定專程請假帶寶寶去看醫生。但到大醫院看診收費貴,且人潮多得等很久,又可能增加寶寶感染風險,也覺得小感冒不要浪費醫學中心的資源,便帶著小詩到住家最近的B診所看醫生。

朱小姐看完醫生,直接在診所拿藥。藥師把所有藥物裝在一個塑膠藥袋後交代朱小姐,裡面有張單子會完整說明用法。回到家後,急忙打開藥袋餵小孩吃藥,此時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B診所的藥袋打開後,裡面只有一張跟收據印在一起的藥品明細單(如圖一),而不像過去A醫學中心是一藥一袋,每個藥袋都有清楚完整的各項標示可以對照。此外,過去醫學中心都是給整罐的小兒藥水,但這次診所給的只有一種糖漿,其他則是混在一起的磨粉藥包。心想:診所給兒童藥的方式,怎跟醫學中心差這麼多……

圖一

最令媽媽困惑的是藥的使用方法。口服藥水的部分,總量寫著一CC、一天三次、吃三天,但是是一次一CC呢?還是一CC分成九次?量具的部分也令朱小姐感到困擾。即使一次一CC,但量杯最小的刻度是二CC,很怕一個不小心就讓小詩喝下過量的藥水。另外,收據上也沒有明確寫上可能的副作用,如果發生什麼問題,怎麼知道是因為生病還是因為吃藥產生的呢?媽媽心裡雖然充滿疑慮,但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口服藥水倒入量杯中,餵了小詩喝下。

當藥餵到藥粉時,朱小姐拿出一排包好的磨粉藥,只見每包藥的藥粉量相差甚大(如圖二)。心裡一陣嘀咕,但還是拆了藥包和了水餵小詩吃藥。結果麻煩的事情更在後頭,可能是藥粉過於苦澀,小詩吃了一口便吐了出來,接著嚎啕大哭,媽媽也不知該不該再補餵下一包……。

圖二


從上面這則案例故事,有幾個值得探討之處:

  • 部分診所對於兒童的給藥方式,仍以磨粉為主。
    醫改會早在民國九十五年就呼籲健保應該要給兒童專用藥,幾年下來透過醫院評鑑要求,大醫院多已開給小朋友易吞嚥、不苦、好入口,多半具有甜味,還有添加草莓、葡萄等孩子喜愛氣味的兒童製劑(有液劑、糖漿、懸浮液、咀嚼錠、顆粒等),父母和醫師都可確實掌握小朋友吃進肚子的藥量,不再因為孩子嘔吐或餵藥時灑出部分藥,而搞不清楚接下來該再補餵多少藥,才能發揮藥效。
    但診所沒有評鑑要求,加上健保允許診所除可比照醫院則採實報實銷申報藥費外,也可選擇採用「每日定額藥費」的方式申報,導致許多診所為省成本而磨粉。因而出現「大醫院給兒童製劑、小診所給磨粉藥」的一國兩制亂象。
  • 磨粉SOP未落實,混包的藥品出現「大小」包。
    考量國內仍有部分藥品沒有兒童專用藥,或特殊需要磨粉的病人,在醫改會的要求下,衛福部也早在民國 98 年就委託專業學會訂出「藥品磨粉分包SOP」,規範包括:每次只能包一種藥品;每次分包完需徹底清理機器以避免交互污染;沒有可替代的小兒製劑才可磨粉;每個分包上應該有藥名、含量與使用期限;分包前須登錄原廠批號與效期。
    但從本案例出現「多種藥混裝」、「藥量大小包」、「分包無標示」等情形,顯見SOP根本沒有落實,徒增藥物劑量誤差、無從覆核確認等風險,政府不該再放任不管。
  • 兒童藥水的量杯、餵藥器,未符合小寶寶需要。
    藥物不是一般食品,具有相當的副作用及風險,加上小孩劑量是依據體重或身高而仔細計算,萬一劑量不對,可能會對兒童小小的身軀造成大大的負擔或無法挽救的結果。但如果提供兒童製劑的同時,沒有附上精確好用、符合寶寶藥量所需刻度的量杯,讓家長只能自由心證目測,劑量可能照樣差很大。

對此,我們呼籲政府趕緊研擬方案來監督改善,並提供「詢詢善用」招數,供家有小小人兒的讀者參考,別讓兒童吃藥大冒險。

診所有無提供專用藥:帶小朋友就醫之前,可先上網查詢醫療院所是否有提供兒童專用藥。同時別忘了攜帶小朋友的病徵紀錄及兒童手冊,幫助醫師做最正確的診斷。

問是否有兒童專用藥:就診時,勇敢詢問醫師是否有兒童專用藥,並請醫師開立該藥品。倘若該病症真的沒有是用的兒童專用藥,也可委婉請醫師依照該有的程序製作磨粉藥。

用藥師資源:領藥時,別忘了再次向藥師確認所領取的藥物是不是兒童專用藥,並詳細諮詢用藥方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風險。

對餵食工具:可請診所提供兒童專用的餵食器,降低餵藥的門檻,倘若診所沒有提供,可至藥局自行購買。

 

本專欄是醫改會參考相關文章和民眾實際就醫經驗後,彙整而成的衛教文章,但因醫改會內並無專業醫療人員任職,若您還有其他醫療相關的疑問,請您就近諮詢相關科別之醫師;醫改會也歡迎各醫事人員提供專業建議,與我們一同促進民眾的健康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