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電子報第 133 期
醫改會公布「在地好命善終資源」排行榜
2015/01/28 出刊
醫改會公布「在地好命善終資源」排行榜
2015/01/28 出刊
本 期 焦 點
- 主題報導
- 醫改迴響
- 醫改擂台
- 醫改看新聞
- 安寧資源盤點 原鄉成安寧死角(原視)
- 難善終 有醫學中心的安寧病床要排隊等六周(蘋果日報)
- Foundation urges unified effort for hospice services(Taipei Times)
- 醫改新聞集錦
- 深度論壇
- 看圖學醫改
- 醫改出版品
- 醫改成果
- 贊助醫改
- 醫改徵人
主 題 報 導
醫改會公布「在地好命善終資源」排行榜
桃、宜五星級 雲林吊車尾
桃、宜五星級 雲林吊車尾
趙孟捷(醫改會研究員)

醫改會去年底調查,百分之八十六的民眾希望在人生最後一哩路能安寧善終,別再受無效醫療拖磨;能回到熟悉的社區善終,更是多數末期病家的心願。但依據醫改會十二日公布之縣市安寧資源盤點結果,在地善終的心願,可能因為居住縣市區域不同而大打折。桃園、宜蘭榮獲安寧五星縣市,雲林墊底淪善終沙漠。醫改會也發現,全國竟有五分之一的醫療網次醫療區是「安寧資源死角」,縣市長、衛福部及健保署都有責任儘速合作,撤除在地安寧善終的路障。
全國五分之一次醫療區、卅五鄉鎮為安寧死角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說,雖然台灣在經濟學人及連氏基金會合辦安寧體系評比獲得全球十四、亞洲第一,但進一步分析可近性的評比,台灣馬上掉到十九名。醫改會也接獲民怨反映安寧床等太久、資源集中大醫院、偏鄉「不得安寧」,因此特別安排「在地好命善終資源」評比。結果如下(參考附件 1、2、3):
一、桃園、宜蘭榮獲安寧五星級縣市,雲林僅一顆星淪為善終沙漠。
二、各縣市資源落差大,例如嘉義市一百八十九位癌症病人就有一個安寧共照團隊,雲林卻高達九百七十七位才有一個團隊。花蓮平均每萬人有八張安寧床,但南投全縣居然連一張安寧病床都沒有。

三、全國總共五十個醫療網次區域,竟高達九個(相當五分之一)是安寧病床/共照/居家三大皆空的死角。這些「零」資源區分布在花蓮、台東、竹縣、苗栗、屏東、雲林等六縣市的卅五鄉鎮,末期病人只能進城(市區)或離鄉背井(至外縣市)才有安寧資源,在地善終成奢想。

撤除安寧療護三大路障
醫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分析,讓在地安寧資源卡關,主要有三大路障:
一、縣市長不關心:僅桃園、彰化、新北、南投已推動社區安寧,其他只仰賴健保而未結合在地長照或居家系統。醫改會呼籲資源墊底的雲林縣長儘速推動社區安寧,也期許柯P、賴神、涂前署長等醫生市長帶頭示範。
二、醫院不想推:衛福部「大力」宣導安寧,但部立醫院卻「神隱」,廿七家醫院只有三家設安寧病房(附件 4)。照護癌症及末期為主的醫學中心,有新光、國泰、林口長庚、亞東等未設安寧病房。醫改會也接獲醫界「情資」,醫院擔心推安寧讓醫院「少賺」,應付評鑑後就會技術性關床、只設不收、抽調護士。難怪詢問占床率不到五成的醫院,也被告知要等一周。
三、健保不到位:健保給付的安寧是以共照為主體,但依據評核指標發現兩大問題:(一)介入太晚,僅百分之三在死前三十天就開始提供安寧,淪「善後」而非「善終」;(二)安寧介入後簽署 DNR 比率仍未過半(附件 5)。
劉梅君說,最新一期的醫療網計畫雖點出台灣安寧發展過度集中於大醫院有違國際趨勢,應朝向社區化發展,但相關計劃僅止於觀念宣導,缺乏與在地草根體系整合,難補安寧死角破網。主導在地醫療資源發展的縣市長,及規劃全國健保資源的衛福部,都有責任出面解決。
醫改會呼籲:百里侯照過來、醫療網都要顧!
一、縣市長將「在地好命善終」列為幸福施政重點,推動社區安寧,透過基層院所與當地衛生所建立涵蓋較廣的網絡,增加在地安寧可近性。
二、請衛福部透過醫療網計畫,(一)仿照日本以社區公衛群方式結合在地基層院所,以統合社區資源,提升社區安寧資源;(二)要求公立及財團法人醫院回歸醫療公益本質帶頭推安寧。
三、健保應要求醫院不得只推共照「應付」了事,而應更積極及早連結安寧病床或居家資源。
醫 改 擂 台
針對安寧記者會後的官方回應 醫改會有話要說
趙孟捷(醫改會研究員)
官方回應 | 醫改會再回應 |
衛福部針對部立醫院不設安寧病房,於元月十三日接受自由時報採訪時表示:不能只看病床。 | 醫改會的評比調查本來就並非只看病床。但是衛福部所轄之廿七家部立醫院中,有安寧病房的僅有三家,提供安寧居家的僅四家,看不出在社區化方面有何作為?! |
健保署於元月十三日接受中國時報採訪時表示:各縣市確實存在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今年已編列推動社區安寧預算,並調高三成安寧照護相關給付。……各醫院再加設安寧病床可能性相對困難,未來主力以共照、居家為主。 |
一、醫改會擔憂「齊頭式」的調升安寧支付點數,難有效改善偏鄉不得安寧困境。
二、單靠調高支付標準,卻沒強化安寧共照之評核機制,安寧利用率與資源普及性等都很難顯著改善,亦無法解決無效醫療。
三、建議健保署應該透過「論人計酬」,將節省的費用回饋給醫院;另應懲處濫用無效醫療的醫院。
|
醫 改 看 新 聞 一
安寧資源盤點 原鄉成安寧死角
原視 2015/01/12 Ali Nakaisulan/Takiyu 報導
(感謝原視授權本會轉載新聞)
(感謝原視授權本會轉載新聞)
醫改會十二號上午公布安寧資源盤點,全台五分之一的醫療網次區域是安寧死角,花蓮每十萬人有八張安寧病床,而南投縣連一張安寧病床都沒有。從安寧、共照、居家醫療資料來看,最多病床的花蓮,也有三分之一偏鄉地區是安寧死角,台東更是高達四分之三…(閱讀全文)
醫 改 看 新 聞 二
難善終 有醫學中心的安寧病床要排隊等六周
蘋果日報 2015/01/12 蔡明樺報導
(感謝蘋果日報授權本會轉載新聞)
(感謝蘋果日報授權本會轉載新聞)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去年底調查,百分之八十六的民眾希望人生最後一哩路能安寧善終,拒絕無效醫療拖磨,該會今公布全台十九縣市(不含離島)的安寧資源調查,以安寧病床、共照團隊和安寧團隊等資源進行評比,結果桃園市、宜蘭縣獲最高五顆星評比,雲林縣僅一顆星淪善終沙漠…(閱讀全文)
醫 改 看 新 聞 三
Foundation urges unified effort for hospice services
Taipei Times 2015/01/13 Stacy Hsu 報導
(感謝 Taipei Times 授權本會轉載新聞)
(感謝 Taipei Times 授權本會轉載新聞)
A severe shortage of hospice services in hospitals and health centers across the nation could have a severe impact on the elderly and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the Taiwan Healthcare Reform Foundation said yesterday…(閱讀全文)
醫 改 新 聞 集 錦 一
「在地好命善終資源排行榜」記者會新聞集錦
感謝各大媒體報導,一同關懷醫療品質。截至 2015/01/20,計有 24 則相關新聞報導:
中央通訊社 | |
中央社 | 在地安寧善終 宜桃最佳雲林最差 |
城鄉差距 雲林在地安寧吊車尾 | |
平面媒體 | |
蘋果日報 | 難善終 有醫學中心的安寧病床要排隊等6周 |
爽報 | 安寧資源少 雲縣淪善終沙漠(p.24) |
自由時報 | 安寧資源 桃、宜最優 雲林墊底 |
Taipei Times | Foundation urges unified effort for hospice services |
聯合報 | 醫療資源落差大 35鄉鎮「不得安寧」 |
聯合晚報 | 縣市安寧療護評比 35鄉鎮不得「安寧」 |
偏鄉「不得安寧」 35鄉鎮零資源 | |
Upaper | 安寧療護評比 35鄉鎮不得安寧 |
中國時報 | 療護調查-在地善終桃宜最佳 雲林不得安寧 |
人間福報 | 善終排行榜 35鄉鎮不得安寧 |
台灣新生報 | 86%盼安寧善終 不願無效醫療拖磨 |
真晨報 | 在地安寧療護 宜桃最佳 |
中華日報 | 安寧資源評比 雲林縣最差 |
更生日報 | 在地安寧善終 宜桃最佳雲林最差 |
電視媒體 | |
原視 | 安寧資源盤點 原鄉成安寧死角 |
廣播媒體 | |
中央廣播電台 | 安寧資源 桃園、宜蘭居冠 雲林吊車尾 |
中國廣播公司 | 醫改會安寧調查 雲林被評為善終沙漠 |
飛碟電台 | 醫改會公布「在地好命善終資源」排行榜 桃、宜五星級 雲林吊車尾(電台廣播) |
網路媒體 | |
苦勞網 | 醫改會公布「在地好命善終資源」排行榜 桃、宜五星級 雲林吊車尾 |
健康達人網 | 各縣市在地善終資源排名大公開 桃、宜五星級 雲林吊車尾 |
Nownews | 不得「安寧」!醫改會評比 35鄉鎮竟沒安寧療護 |
大紀元 | 安寧善終差別大 雲林縣吊車尾 |
醫 改 新 聞 集 錦 二
103 年 12 月醫改新聞集錦
醫改會 12 月份共接受媒體採訪 31 次,計有 23 則報導露出⋯(完整紀錄)
深 度 論 壇
醫祭
汪琪(政大新聞學系講座教授)
面對母親走後,她和我的煎熬都告一段落。這裡我必須要說的,是生、老、病、死原為人生所必經,但貴為「現代人」,醫療延續了生命、卻也拖延了死亡、繼之拖延了我們承受的痛苦⋯(閱讀全文)
醫 改 徵 人
投入醫改,改變未來!
您支持且認同醫改會的理念嗎?您具有改革的熱情與助他的人格特質嗎?您是主動積極,具獨立作業能力,且樂觀合群,願意溝通、學習嗎?歡迎加入醫改會大家庭,為台灣醫療環境的正義共同盡一份心力。(點看招募介紹)
延伸閱讀:回首醫改之旅-醫改會工作經驗分享
延伸閱讀:回首醫改之旅-醫改會工作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