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醫改會有感】~ 穿過醫改會迷霧

【參訪醫改會有感】~ 穿過醫改會迷霧

 

醫界菜鳥(102.04)

在此次參訪行程之前,我對於醫改會(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是什麼樣的組織,其實並沒有很清楚的概念。直到上網瀏覽了醫改會網站,認識到醫改會是一個獨立於政府、利益團體、醫療機構的組織,心中才對於這個組織的輪廓概貌,有了第一筆的勾勒。

「醫療改革基金會關懷的是常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以民眾角度為出發點…但並非與政府作對或與醫界作對…策略性的以民眾角度思考凝聚、發聲。讓政府、醫界和民眾之間出現平衡的三角關係,讓三方有平等對話的機會。」

~創會董事長 張苙雲

歷年來,醫改會參與了許多醫療議題的討論,也促成了一些實質上的醫療改革。以過去十年來說,醫改會的主要成果有:

  • 推動用藥安全,包括藥袋標示、兒童用藥、老人用藥;
  • 就醫權益,包括手術同意書、病歷取得、醫療費用明細等議題;
  • 健全醫療環境:全民健保、醫療糾紛、教育宣傳;
  • 督促政府:努力推動之議題如醫事人力、財務公開、縣市評比。

儘管我是已經取得執照的醫師,但是褪下白袍,也可能成為必須排隊等待掛號的患者或家屬,以醫界、以民眾兩造角度體驗現今醫療環境的變遷。

以民眾角度而言,健保真的便宜!還記得幾個月前,我因為自身爺爺長時間莫名的腹脹、食慾變差,介紹他於我就職的醫院接受腸胃科門診檢查,當時主治醫師在探問病史以後,建議住院做比較詳盡的檢查,於是我爺爺住院後接受了抽血、胃鏡、超音波等一系列檢查,雖然最後並未發現任何胃腸肝膽的病變,卻也讓我們心中一塊大石落地。在健保體制下的部分負擔,使的我們家屬最後付出一萬餘元。我相信在美國,同樣的一系列檢查加上住院費用絕對至少是二十倍起跳!其中,住院時胃鏡、大腸鏡簽署的手術同意書,出院時的出院藥袋、衛教單等等,皆是這十幾年來醫療改革下的產物。(過去有些診所的藥單僅僅只有藥名,收據明細也寫得不清不楚,其中差別明顯可見)

若以醫療人員角度而言,台灣的醫療勞動環境惡劣,醫師工作時數高,醫療糾紛頻傳,導致急重科人才流失,這些問題,我看到醫改會歷年來也多有涉獵。例如 95 年度八月份:醫改會與十大醫事專業團體抗議衛生署罔顧民眾就醫安全,處心積慮地向醫院經營者靠攏,調降「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之人力標準,因此發動一系列活動,97 年度則針對醫事人力的工作環境,發表了許多相關文章。

在這次參訪過程中,我體認像醫改會這樣一個中立團體,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例如身為醫事人員,我們多半會覺得醫院評鑑繁瑣沒必要,但站在民眾與管理者角度而言,這大大小小的評鑑卻提升了所謂的醫療品質。未來當我們針對許多重大醫療議題發聲的時候,如何能站在三端(民眾、醫事人員、管理者)制定出合理且公允的醫療政策與改革,我相信像醫改會這樣的團體,能夠提供一個溝通協調的平台也能使各界聲音的表達更為多元。

(本文作者為在台北市某地區醫院接受畢業後第一年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師)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