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醫改會有感】~ 一個年輕醫師的心聲
很感謝實習醫院精心地安排這次醫改會參訪的行程,讓我能了解到醫改會的超然的使命--「推動台灣建立一個兼具品質與正義的醫療環境」!
可想而知的,這必定是條崎嶇而坎坷的路,身為民間出身的醫改會,面對著財團霸據的醫療體系抑或是陳舊不願配合的醫院大老,都猶如螳螂擋車般地無力;然而,難能可貴的是,醫改會仍不願放棄,藉由媒體力量、將醫療體制需改進的議題一再揭露,強迫政府直接面對事情的嚴重性,不要再一味的鴕鳥心態。面對這生病的健保體制,或許需要的就是這份愚公移山的精神吧!
白色巨塔內的小小心聲
說真的,因為身處於難以撼動的白色巨塔內,許多話都無法暢所欲言,有時明知道這樣的醫療對病患並不是最恰當的,但在健保總額、醫院經營與民眾傳統觀念的壓力下,不得不低頭。
友善醫療環境不在 醫寧「救醜不救命」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醫療環境變得如此不友善:超時爆肝工作、收入不對等和醫療糾紛興起,於是內外婦兒與急診醫師紛紛離開崗位,去對岸行醫抑或轉行至醫美行列,收入既不錯又少醫糾。
長久下來,台灣民眾以後若不小心發生意外事件或身體不舒服時,急診室可能因人力不足而延緩處理病情,醫院也沒有足夠的內外婦兒醫師,而留在台灣的都是一些專於醫療美容的醫師…
不願見到的「三輸」局面
這樣的情況對病患、醫師和整個醫療體系而言,似乎是個「三輸」的局面,相信也是大家所不願見到的局面。
其實相信許多熱忱醫師都想投入內外婦兒與急診的行列,發揮真正救人、解除病患痛苦的使命,但超時工作的血汗醫院、健保總額壓榨和醫療糾紛四起,確實澆熄了許多年輕醫師的熱忱。
期待二代健保與陽光四法的上路,能稍稍改善這不友善的醫療環境,讓有熱忱的醫師能繼續發揮使命 服務人群,而不再是淪落成為「醫美族群」的一份子。
(本文作者為在台北市某地區醫院接受畢業後第 1 年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