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醫改

25 8 月
0

醫改會出席「為血汗英雄請命」記者會

醫改會出席「為血汗英雄請命」記者會
余天佑(醫改會研究員)
醫改會於 104 年 7 月 14 日參加由醫勞小組主辦的「為血汗英雄請命,請衛福部別遮掩五大科醫師慘況」記者會,揭露八仙塵爆案背後,醫事人員不足的窘境。呼籲應將醫師納入勞基法保障,終結血汗醫護問題。
(左一為本會余天佑研究員)

 

Read More
09 7 月
0

美國健保改革推「整合型當責照護體系 (ACO)」之實施成果

美國健保改革推「整合型當責照護體系 (ACO)」之實施成果
沈珮涵(醫改會研究員)
近年各國醫療費用不斷成長,如何在有限資源下透過資源共享與整合,重建醫療服務提供的流程與方式,藉以降低醫療成本、提高醫療服務品質,一直是各國健保政策的首要課題。
2011 年美國 CMS 便於歐巴馬健保改革後率先發展先驅型當責醫療照護機構(Pioneer 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s, Pioneer ACOs),這對社區民眾的健康管理上是一大變革與嘗試,首要目標就是解決片段式照護、醫療不連續之問題,期望轉為課責式的照護,能更接近所謂的「三重目標(提高醫療品質、提高全民健康水準、降低醫療成本)」。
Read More
09 7 月
0

燒燙傷醫療是公共財 政府需介入分配

燒燙傷醫療是公共財 政府需介入分配
627 塵爆至今,第一線救護人員在災難及醫療現場不眠不休的救治,承受極大的身心負荷,台灣人被深深感動了!而政府調度警消醫護的表現雖仍有改進空間,但對比過去如北門醫院火災等大量傷患搶救事件,「找人、找錢、調物資、調病床」等工作上的表現也有實質進步。
從一般性醫療災難來說,政府做好這些工作也許已足敷因應救護需求,然而,此次事件面對的是大量且嚴重燒傷病患的嚴峻挑戰,政府需要扮演的角色,遠比單純的人力物資調度複雜,且醫療的專業與裝備級數要求也更高。因為在台灣,平均每年處置超過十個病危燒傷患的醫院極為有限,而燒傷急救與治療經驗的充足與否,對於傷患當下醫療處置、病程,乃至預後之差異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經驗豐富的燒燙傷醫護團隊是「稀有公共財」
Read More
09 7 月
0

診所或健保門診停業後,病人有權領回病歷

診所或健保門診停業後,病人有權領回病歷
朱顯光(醫改會副執行長)
藉由健保門診中心即將要關門的機會,跟大家宣導一個重要觀念:病歷並非僅是醫界溝通的技術文件,也非醫療院所私有財產。如果醫療院所或健保門診中心停業後,病人有權去領回屬於自己的病歷。

Read More
07 7 月
0

寧可蓋大樓 不願補醫護(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王云緒)

寧可蓋大樓 不願補醫護
王云緒(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
八仙粉塵氣爆事件已經造成1人身亡,至今仍有267人在加護病房搶救, 全台有史以來最大量傷患潮,493名個患者讓醫療資源最充沛的台北和新北市,面對人力崩盤的危機。台灣醫護平時被扭曲為服務業,災變時因應醫院333的叫喚,馬上變身為一線臨床救難英雄,在長期醫院財團營利考量下縮減人力,醫護人員早已無法負荷沈重的工作量,如果不是全台北市和新北市的醫護人員自發的犧牲假期,上千的醫護人員緊急主動支援救助,平時用最少的人力發揮最大功效全速運轉的醫護系統,如何能承載住如此突發重大事件。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