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醫療收費標準一國多制、消費者無法監督的亂象?
醫改會對於「醫療費用收費標準核定作業要點」之修改建議
近年來,許多醫療院所假借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之名,行巧立自費名目之實。未具備醫療知識的民眾,常被琳瑯滿目的自費項目搞得暈頭轉向,並在院方人員的推波助瀾下,做了許多不必要的花費。即使真的有做自費項目的需要,民眾也沒有依據可以貨比三家,更無從得知該醫療院所是否有浮報之嫌。基於維護民眾權益,政府應該公開醫療收費標準相關資訊,並且落實方便民眾查詢的功能,讓民眾可以在選擇就醫前有充分資訊參考。
如何改善醫療收費標準一國多制、消費者無法監督的亂象?
醫改會對於「醫療費用收費標準核定作業要點」之修改建議
近年來,許多醫療院所假借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之名,行巧立自費名目之實。未具備醫療知識的民眾,常被琳瑯滿目的自費項目搞得暈頭轉向,並在院方人員的推波助瀾下,做了許多不必要的花費。即使真的有做自費項目的需要,民眾也沒有依據可以貨比三家,更無從得知該醫療院所是否有浮報之嫌。基於維護民眾權益,政府應該公開醫療收費標準相關資訊,並且落實方便民眾查詢的功能,讓民眾可以在選擇就醫前有充分資訊參考。
二代健保子法規專題一Read More
醫改會持續追蹤「醫院開刀房聘用助理」案
政府的回應您能安心嗎?
6月18日媒體報導台中慈濟醫院聘用多名無照人員,在開刀房從事醫療業務,揭露了醫界不能說的秘密,也讓許多病家嚇出一身冷汗。
外行操刀,病安不保!
醫療過程常常需 要因應許多複雜的情況,每一步驟都可能出錯,一旦發生錯誤,那麼就有可能對病人產生不可逆的傷害,有賴於醫療團隊,包括手術醫師、麻醉醫師、麻醉護士、手 術護士及病房護士共同完成。手術團隊都是需要領有合格證照,即便是手術房助理,也是需要護理相關資格,並非由未受過專業教育與訓練的護佐 / 助理擔任。
歷經近一個月,各界討論漸消跡,但令人擔憂的是,醫院是否從此事件學到教訓?衛生局查核機制檢討了嗎?衛生福利部的態度又如何?
101.07.06 發言稿
法務部「醫療行為刑事責任之探討」公聽會
醫改會發言稿
醫改會從成立至今十多年以來,從不間斷的民眾服務就是醫療糾紛的電話諮詢服務,每年都接聽 400 至 500 通醫療糾紛電話,我們不認為能代表醫療糾紛的民眾,但卻希望能表達這一個個悲傷故事的啟示-醫師害怕被告,但民眾又何嘗喜歡上法院,從這十年下來的經驗告訴我們,是制度逼民眾走上醫療訴訟這條路。
醫改會曾經做過醫糾電話分析發現,醫糾家屬最想要的其實是了解真相與道歉,而非賠償。但很遺憾目前訴訟外的溝通管道無法滿足醫糾民眾的需求,民眾常見的困境如下:
那些年,我們一起不眠的夜晚
臺大醫院精神部 林煜軒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