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出席立院醫糾公聽會影音紀錄
102.01.03 立法院公聽會
醫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
發言時間:10:33:40 ~ 10:42:53
影片路徑:立法院議事轉播(http://ivod.ly.gov.tw/)--> 會議隨選紀錄 --> 會議室資料查詢 --> 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 --> 2013/01/03
醫改會出席立院醫糾公聽會影音紀錄
102.01.03 立法院公聽會
醫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
發言時間:10:33:40 ~ 10:42:53
影片路徑:立法院議事轉播(http://ivod.ly.gov.tw/)--> 會議隨選紀錄 --> 會議室資料查詢 --> 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 --> 2013/01/03
102.01 醫改會應邀出席監察院諮詢會議
病人愛逛醫院?還是醫療誘導需求?
健保三多─「看病多、拿藥多、檢查多」的迷思與真相
Q:為什麼國人看病次數那麼多?
醫療糾紛在德國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林鈺雄
因應醫界「病患以刑逼民、醫院五大皆空」的控訴,立法院即將審議行政院版的醫療糾紛草案。由於草案限縮醫師刑責,並規劃強制調解及補償基金,近日來,醫改團體不斷提出「天平傾向」的質疑。
先從比較說起。 德國法如同我國法,醫師就醫療疏失仍須負民、刑事責任,並無專為醫師量身打造的減輕或免除條款,何以沒有「五大皆空、醫美獨秀」的窘境?眾所皆知,從普魯 士時代以來,德國人就有「為權利而奮戰」的傳統,老百姓為了一個小磨坊,還敢把大皇帝告上法院(竟然告贏了),遇到死傷的醫療事故,怎可能息訟寧人、不了 了之?
不求真相的醫糾強制調解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林鈺雄
假使病患走進醫院切除大腸息肉,卻死在手術台上。請問家屬最想要的是什麼?如果是真相,抱歉!目前很難,未來行政院版醫療糾紛草案若立法通過,就更難了。
先談現行制度。 專業資訊的極度不對等,是醫病關係的基本結構;真相還原及因此而來的民、刑責任界定,關鍵在於一套既公正又專業的鑑定制度。我國雖設醫事審議委員會(醫審 會)職司醫糾鑑定,但撇開業務超量及外界「醫醫相護」的質疑不談,該會僅接受法院及檢察機關的鑑定委託。訴諸司法程序是病患及家屬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徑;醫 糾案件湧入司法,本來就是制度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