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醫改 - 醫病關係

我們不要半套的《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我們不要半套的《生產事故救濟條例》
劉淑瓊(醫改會董事長)
余天佑、辜智芬(醫改會研究員)
立院日前三讀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未來因生產導致死亡,不論是否有醫療疏失,都由國家提供最高 200 萬元救濟金。但「建置獨立病安調查機制」的條文,竟遭衛福部封殺,引發媒體擔憂本法恐成「免責法案」。醫改會認為發放救濟金只能彌補傷痛,唯有同步在不責難基礎上,由政府出面強化除錯調查,方能落實「提升婦女生育安全」之立法目的。
我們肯定本法展現由國家共同承擔生產風險,透過正式立法,也可改善過去試辦階段,如醫院不代為申請,病家就無法獲得救濟的困境。本法也引進院內關懷、醫事人員表達遺憾、道歉,不得作為訴訟證據等條文,可做為未來制定《醫糾法》的參考。但我們為何說這次通過的法案,不足以讓婦女生得更安心呢?
Read More

走出醫療爭議--『建立協助醫療傷害家庭之資源網絡』工作坊

走出醫療爭議
『建立協助醫療傷害家庭之資源網絡』工作坊
由醫改會主辦、藥害救濟基金會協辦、聯合勸募及臺南地檢署贊助的「走出醫療爭議」工作坊已於 104 年 12 月 16 日於台北客家會館圓滿順利舉辦,共有 50 個社福、法律、心理、病友、醫事或醫院社工等團體成員共同參與。
Read More

醫療爭議追蹤調查結果分析


醫療爭議追蹤調查結果分析
潘柏翰(醫改會研究員)
醫改會成立至今已受理超過 5 千件醫療爭議。104 年我們在聯合勸募贊助下,針對接受過醫療爭議諮詢病家,進行後續處理情形追蹤調查,希望能分析病家處境與服務需求、接受諮詢後處理進展,並做為制定《醫糾法》之依據。
這次追蹤調查是以遭遇到中度至重度醫療不幸事件,並於 102 年 1 月至 104 年 6 月間曾來電諮詢的病家為對象。由醫改會專職員工搭配受過訓練之研究生,在 104 年 6 月至 10 月以電話進行訪談,合計完成 106 個家庭的訪談。
Read More

立法讓「調解取代訴訟」 平撫醫病共同的痛苦

醫改會聲明稿

Read More

醫療糾紛的結如何解?(門諾醫院行政副院長 周恬弘)

醫療糾紛的結如何解?
周恬弘(門諾醫院行政副院長)
這個月中一位不幸經歷胎死腹中的黃姓婦女,由於質疑在其產檢過程中,婦產科陳志堯醫師診斷的不夠嚴謹,以及台北榮民總醫院對於其胎兒遺體的處理方式過度草率令她無法接受,遂偕同民意代表姚文智委員和謝維洲市民代表召開記者會,控訴醫師與醫院,使得此醫療糾紛浮出檯面。
以往,此類的醫療糾紛新聞一曝光,通常輿論都是同情病人一方的,醫師和醫院因此都會遭受極大的指責壓力,以及可能隨之而來的衛生主管機關的介入調查或關切,甚至被處罰。
過沒幾天,作家、網路意見領袖柳林瑋醫師在其臉書po出一則訊息「聽說北榮婦產科陳醫師辭職了。科科,再繼續告吧。鬼島島民,準備一起迎接沒有救命醫師的美好未來吧!」,使此事件產生大逆轉。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