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實施 DRG1 後,住院人球會增加嗎?
沈珮涵(醫改會研究員)
Q:醫院常說,健保住院實施 DRG(診斷關聯群)以取代現行論量計酬 / 實報實銷的制度後,住院人球會增加。這樣的說法合理嗎?
A:
健保民調下降 政策的危機?
江東亮(臺大健管所教授)
最近,出席健保署舉辦的一場健保民調發表會,有機會閱讀歷年健保民調資料,看到兩個下降現象:第一,掛號費開始不增反降;第二,治療效果滿意度微微下降。這兩個下降現象到底是真還是假?是吉還是凶?有什麼啟示呢?
就醫療經濟學而言,掛號費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當全民健保時代來臨,病人就醫時面臨的不再是總醫療費用多少(或醫療市場價格),而是掛號費與部分負擔等自掏腰包金額。由於部分負擔高低由健保署統一規定,個別醫療院所最能操作的空間,原則上只剩掛號費。
102.01 醫改會應邀出席監察院諮詢會議
病人愛逛醫院?還是醫療誘導需求?
健保三多─「看病多、拿藥多、檢查多」的迷思與真相
Q:為什麼國人看病次數那麼多?
健保「藥價差」知多少?
以藥補醫 / 以藥謀利,到底存不存在?
研究發展組組長 朱顯光
台灣健保藥費支出比率過高,向來為大家詬病。但近來醫界說,其實台灣醫院採購藥品已經沒甚麼利潤或價差…。究竟實情如何?何謂藥價差?價差多高?讓我們用以下三張圖片說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