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醫改,我的觀察與省思(台大社工系四年級 陳品元)

走過醫改,我的觀察與省思

 

陳品元(台大社工系四年級)

「原來台灣數一數二的醫療體系,一年才從健保賺 14 億?搞什麼!」這是體檢「財團法人醫院」財務真相記者會召開後,反而有部分民眾們抱持著此想法。追根究柢,醫療過度「商品化」,是台灣與世界各國面臨醫療改革議題上,碰到最大的困境。

因此,該如何讓自己站在更巨視層面角度看待醫事人員勞動權益、醫療糾紛事件處理、老人就醫困境等議題,是這學期長達 16 週來醫改會實習的重要學習目標。醫改會內的研究員們面對各式各樣議題,除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文獻讀書會、請益醫師、專家學者,也必須隨時注意立院狀況、目前社會輿論動態,學習與媒體互動打交道,才能讓議題出手後能得到迴響。

有些聲音認為醫改會並非專業醫療人員,何以有資格談醫療改革,但我認為正是醫改會定位在體制外團體,才能拋開包袱監督政府單位、衛生機關。醫改會近年來曾和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等醫事團體,針對勞動權益共同發聲召開記者會;或承接醫院 PGY 課程,由身在一線醫師能提供寶貴臨床資訊,讓醫改會了解實務困境。透過魚幫水,水幫魚合作關係,讓民眾與醫師雙方得以展開對話,化解醫病緊張關係。

「沒接個案」、「沒帶團體」、「沒做外展」這樣還能稱為社工實習嗎?在醫改會學習期間,重新定位了我對於社工「專業」的既定想法。發現系統性問題、召開記者會、接受媒體採訪、與政府官員交手等,這些工作都難以在任何社工教科書、課堂裡佔有明確位置。保持 open mind 在各種領域學習上,是醫改會給我最大的收穫,謝謝會內同仁給予每次學習機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