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倡議

16 12 月
0

1111220【醫預法上路前的整備與展望】論壇 歡迎各界報名

台灣醫療水準發達,但只要遇上醫療糾紛,可能造成原本緊密的醫病關係轉為破裂,甚至對簿公堂。雖然根據司法統計逾八成案件經鑑定沒有醫療疏失,但冗長的訴訟過程,對醫病法三方都是折磨甚至造成永久的創傷。今年五月《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三讀通過,無疑是我國醫療糾紛法制之重大變革。此法將以制度保障醫病雙方的權利,但在保全證據、院內關懷、專業調解以及預防再錯制度上路前,要如何進一步整備與強化落實,將是一個以人為本的醫療實踐挑戰。

因此,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將於12/20舉辦【醫預法上路前的整備與展望】論壇,邀請各方長期關心醫病和諧的專家,針對醫預法上路前的整備與展望進行深度討論,歡迎各界人士報名參加。



活動時間︰2022/12/20(二) 上午09:00-12:00

活動地點︰立法院群賢樓801會議室。需先至立法院大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號)換證進入

Read More
17 2 月
0

醫改會聲援障礙者與社福團體,支持部版「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草案!

醫改會於2022年2月16日參與吳玉琴委員舉行的「堅定支持衛福部預告診所無障礙設標」聯合記者會,與障礙者團體、社福團體共同呼籲,衛生福利部要堅守就醫公平,落實新設診所應建構基本無障礙友善設施之政策目標。

醫改會的執行長林雅惠指出,就醫無障礙的友善設施,不只是障礙者才會使用到,在少子化、超高齡化已為現在進行式的台灣,行動不便、推著娃娃車的就醫族群,估計至少占全國人口的1/5,面對人口結構的改變,無障礙需求大增,關係著就醫公平、病人安全,絕對不能與提升就醫友善環境脫勾。

Read More
12 11 月
0

為什麼我們需要《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

每一起醫療爭議背後,都可能有無奈、委屈的病家與醫師。《醫預法》強調,除採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外,不責難醫師個人。而是應透過醫療現場的「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 RCA)」,還原真相與醫療過程。最終,應採「組織除錯」方式,擬定院方應改善的事項,或加強醫事人員訓練,預防醫療爭議再發生。而即時的關懷和專業初步鑑定結果,也能有助於促進醫病理性對話,脫離糾紛泥沼。
Read More
26 12 月
0

【醫改看世界】英澳兩國病安通報制度,對台灣<醫爭法>修法的啟示

目前卡在立法院二讀動彈不得的《醫療事故及爭議處理法》(以下簡稱醫爭法)草案,除了我們熟悉的旨在建立非訴訟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外,另一個重點則是加入了與醫療事故「通報除錯」相關規定。
Read More
09 7 月
0

立院醫改法案延宕與跳票賓果連線

立法院第九屆第7會期已於108/5/31結束,但攸關搶救血汗醫護、化解醫糾困境及確保健保永續的重要法案或改革,都沒有動靜而繼續卡關....(閱讀全文)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