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倡議

09 5 月
0

1120421再生醫療草案第九條爭議,醫改會怎麼看?

今日(4/21)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就再生醫療雙法草案進行朝野黨團協商。對於各界質疑原草案版本的第9條之第2款、第3款文字,醫改會已指出,這二款未必符合治療特殊病人之緊急需求,如果在治療上較無急迫性,規範則更應嚴謹與具體;而不宜在再生醫療技術之管制體例下,開了一扇側門,且其應遵行事項、人體試驗期別、可治療項目,卻於該條文之說明與討論中,未見其細部管制藍圖為何。

在第9條的協商過程中,部方的最新版本中僅單純留下特殊緊急需求情況,引發現場諸多執政黨立委的反彈,質疑此舉阻礙、限縮醫療機構投入再生醫療發展。而薛瑞元部長回應,討論再生醫療技術執行條文時,應將第8條與第9條一同檢視。第9條立法目的主要是在特殊緊急需求下,得採「恩慈療法」模式,經核准以執行再生醫療技術。考量原草案中的第2款、第3款,因非特殊情況的範圍太大,管理不易。且如果該技術已經過研究證實安全且具療效,即應依循第8條再生醫療製劑或執行再生技術的規範。如果保留第9條2、3款,可能造成相關案件不走第8條的申請程序,形成管理漏洞。

Read More
07 5 月
0

4位重量級學者聯名:請衛福部為民眾福祉把關再生醫療

4位重量級學者聯名:請衛福部為民眾福祉把關再生醫療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23年4月26日

再生醫療雙法力拼本會期過關,但多位專家對條文內容表達疑慮,認為無法對患者權益提供完整保障。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台灣藥物基因體學會理事長張偉嶠、政治大學法學院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宏恩與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全峰以「請衛福部為民眾福祉把關再生醫療」為題,發表聲明,內容如下:

Read More
16 4 月
0

【懸崖勒馬!請不要逾越「實證」與「倫理」底線 民間團體反對政院版再生醫療法第九條 記者會】新聞集錦

感謝各大媒體報導,一同關心再生醫療的相關議題。截至2024/04/16,計有 38 則相關新聞報導:

1120627 中視新聞「再生醫療法"急什麼? 醫界.學界憂:空白授權"下一個高端」

1120502  匯流新聞「政院版再生醫療雙法草案開後門?陳椒華籲勿忽視醫病安全環節」

1120502  公視新聞網「民團憂《再生醫療雙法》草案規範鬆 薛瑞元:視協商可修改」

1120502  公視台語台「再生醫療法草案 民團質疑執行規範 標準放傷冗」

Read More
13 12 月
0

醫改會聲援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臺大醫院企業工會,召開「選前撒幣開支票、血汗醫護繼續燒」記者會

2023年是醫療改革的轉捩點,疫後百業待興,種種陳痾逐一浮現及惡化,我們更見證許多大事發生,例如健保財務困境加劇、醫事人員出走潮、高齡化與少子化下病人需求改變等,都牽動著醫療環境與醫事人員的勞動條件。 醫改會認同工會的舉辦理念,總統候選人應該要以「導正惡劣醫療環境」為己業。一昧灑幣、畫大餅,並無法帶領現行苦哈哈的基層人員與民眾走出醫療困境。像近日因護理人力荒,引發健保是否應該要多挹注護理人力的話題。醫改會就盤點了全民健保2009~2023年約15年間,長期挹注醫院用來改善護理人力與薪資的費用,已經超過680億元,但是……
Read More
16 12 月
0

1111220【醫預法上路前的整備與展望】論壇 歡迎各界報名

台灣醫療水準發達,但只要遇上醫療糾紛,可能造成原本緊密的醫病關係轉為破裂,甚至對簿公堂。雖然根據司法統計逾八成案件經鑑定沒有醫療疏失,但冗長的訴訟過程,對醫病法三方都是折磨甚至造成永久的創傷。今年五月《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三讀通過,無疑是我國醫療糾紛法制之重大變革。此法將以制度保障醫病雙方的權利,但在保全證據、院內關懷、專業調解以及預防再錯制度上路前,要如何進一步整備與強化落實,將是一個以人為本的醫療實踐挑戰。

因此,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將於12/20舉辦【醫預法上路前的整備與展望】論壇,邀請各方長期關心醫病和諧的專家,針對醫預法上路前的整備與展望進行深度討論,歡迎各界人士報名參加。



活動時間︰2022/12/20(二) 上午09:00-12:00

活動地點︰立法院群賢樓801會議室。需先至立法院大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號)換證進入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