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醫改

25 5 月
0

醫改會出席醫事法學會主辦【醫糾法研討會】

醫改會出席醫事法學會主辦【醫糾法研討會】
台灣醫事法學會、台北醫大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東吳科技法律暨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104年5月24日於東吳大學法學院聯合舉辦「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研討會,醫改會獲邀報告醫改團體對於醫糾法之看法,由副執行長朱顯光代表出席。
Read More
22 5 月
0

別讓真相淹没在口水中(和信醫院院長 黃達夫)

別讓真相淹没在口水中
黃達夫(和信醫院院長)
一個離預產期不到幾天的胎兒的無預警死亡,對於醫師而言,是沉重的壓力,對於父母而言,是巨大的傷痛。然而,追究死因是一件嚴肅的專業問題,在沒有深入探討之前,沒有人有資格論斷其是非對錯。
因此,個人認為這兩天媒體、網路的喧嚷、撻伐,其實對於當事的醫師與黃姓婦人兩位而言,不但於事無補,反而造成嚴重的二度傷害,令人深感遺憾!
Read More
21 5 月
0

訴訟解決醫療糾紛 是下下策(真理大學法律系系主任 吳景欽)

訴訟解決醫療糾紛 是下下策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系主任)
近日北榮一起胎死腹中事件引起軒然大波,也暴露出現行醫療糾紛動輒以訴訟來處理的實態,恐是最糟的解決途徑。
常有認為,台灣的醫界是犯罪率最高的行業,若單從職業別觀察,針對觸犯業務過失致死或傷害的場合,醫療過失的定罪率約二成,比之其他行業動輒八、九成的定罪率,不能算高。惟如果從檢察官起訴醫師的人數與法院的定罪數,每年動輒上百件,不僅遠高於日本,更為歐美等國所難望項背下,這個答案似乎又是肯定的。
Read More
18 5 月
0

如何因應急診壅塞(慈濟大學醫學系急診醫學科專任部定教授、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 胡勝川)

如何因應急診壅塞
胡勝川
慈濟大學醫學系急診醫學科專任部定教授
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
前言
急診壅塞在衛福部的定義是,在急診留滯超過四十八小時的比率超過百分之五者,其實它們應該稱做超壅塞(overcrowding)。國內符合這樣定義的醫院只有四家醫學中心,可見急診超壅塞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嚴重。跳開這樣的定義,急診室留滯的病人數,每天總在十幾人到數十人之間,這樣的醫院還為數不少,幾乎所有的醫學中心和重度級醫院都有這樣的情形,對急診的人力運作和品質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影響,同樣值得吾人關心,我們不妨將這些醫院的情形稱做壅塞(crowding)。
Read More
12 5 月
0

醫療事故補償與醫療專業:兩條平行線?(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員 吳全峰)

【澄社評論】
醫療事故補償與醫療專業:兩條平行線?
吳全峰(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員)
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醫糾法)內容存在許多問題,本不宜草率通過。然最近醫界對醫糾法的批評,集中在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應否繳納醫療風險分擔金,其盲點亦待釐清。
醫糾法醫療事故補償之主要事件,為「有相當理由可懷疑醫療事故之發生非因醫事人員故意或過失之情形」。批評者認為,既然難以辨認因果或醫事人員沒有犯錯,醫療機構或醫事人員為何還要支付補償金。此論點乍看成理,但細究此類醫療事故發生原因,卻不難發現反對者盲點。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