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招商引資,為誰辛苦為誰忙?

 

劉梅君(醫改會董事長、政大教授)

衛生福利部於日 前舉行「自由經濟示範區開放設立專營國際醫療機構」聽證會,會中許多人對此提出了不少的疑慮,而許多德高望重之醫界翹楚也公開或私下反對此政策。從理念上 而言,打著招商引資之大旗,骨子裡為牟利的國際醫療,是徹底背離醫療公共性與非營利的本質,這絕非意識型態之言,今天我們已經看到將醫療視為牟利手段之諸 多違反醫學倫理的行為,如開立不必要的檢查、藥品甚至手術,使得「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日漸土崩瓦解,也造成許多醫者面臨佛斯特與魔鬼交易的掙扎及困境 中。醫療商業化的後果,如同潘朵拉的黑盒子被打開,這是我們希望期待的嗎?

在台灣健保體制 與醫療生態仍充滿了各種挑戰與危機之際,難道政府不應先投入心力於此問題的解決?難道多年前曾被譏諷為「醫院署」的衛生福利部真的是被不幸言中,坐實了此 番標籤?試問:國際醫療有助於解決醫療崩壞的各種亂象,包括醫事人力過勞、及五大科出走的問題?還是會使得這些問題更為惡化?為政者應對這些問題有嚴謹的 研究分析,特別是推動醫療國際化這件事已經有許多鄰近國家的經驗可為殷鑑,因此難道政府不應提出具體論證與數據跟民眾說清楚講明白?這些未解之疑慮沒有澄 清前,貿然推動此政策,必然招致民眾質疑:究竟衛生福利部是為財團爭利?還是為民眾守護健康?

有識者或謂台灣 今天醫療已經商業化,因此這番招商引資為國際醫療開大門的政策只是順著現實而行,並無不可。依著同樣的邏輯,是否也可以這樣說:「這個孩子已經是壞孩子 了,就讓他壞下去吧!」如果醫療本來就不應該成為資本謀利的手段,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坐視不管已經嚴重向資本傾斜的台灣醫療體系,更不應該讓已走向營利化的 醫療院所「就地合法」!

台灣這些年在諸 多領域的沈淪,癥結在於大是大非不分,價值嚴重錯亂。很遺憾的是,台灣的醫療體系也處在這樣的混亂中。今天我們已走到了一個關鍵的抉擇點:繼續令其商業 化,並使其成為資本謀利的手段?還是痛定思痛努力將其反轉過來,回到醫療的初衷與本質,醫療作為一種手段,是為了人/生命而存在,不是為了錢/利潤而存 在,其終極目的是為了使人更健康與提升生命品質,不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物質慾望與牟利貪念。

(本文經自由時報於 102 年 7 月 13 日以「當醫院成為印鈔廠」為題,登於自由廣場)

 

延伸閱讀
- 衛生福利部網站:「自由經濟示範區開放設立專營國際醫療機構」聽證會相關訊息
- 觀光醫療迎貴客,健保病患靠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