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林佳龍市長 請救命
劉淑瓊、辜智芬(醫改會執行長、研究員)
《蘋果日報》日前報導,台中谷關有位中年婦人心臟病突發,因當地僅有的救護車出勤載送另位心肌梗塞病患就醫,只好另從東勢調派救護車,抵達時該婦已回天乏術。居民轟遲到的救護車「跟運屍車有何兩樣?」並指出類似急重症搶救不及的憾事已發生多起。醫改會為婦人的枉死心痛,也要點名正大張旗鼓募集「百日定江山、有感行動方案」的台中新科市長林佳龍,趕緊提出救治偏鄉緊急醫療的救命藥方,當個解決民間疾(急)苦的市長。
建立搶救動線地圖
其實,醫改會曾在去年召開過「搶救五大急重症破網,拒當健保二等公民」記者會,點出台灣雖然人人都有張健保卡,但遭遇可能危及生命,需把握黃金時間救治的急重症時,卻往往「同卡不同命」,不僅救護團隊很「ㄘㄨㄚˋ」、病人也很驚!
我們綜合專家意見及國外成功經驗,建議地方父母官應該盡速盤點各地急重症醫療網的資源破洞,建立一張清楚的「急重難症搶救動線地圖」,更可結合 GPS 定位與 App 軟體等功能,及時搶救心肌梗塞病人。很可惜,快兩年了,這項救命的請求仍不見下文,因而發生的悲劇肯定不只這一件。
政府長期以縣市為單位來規劃緊急醫療網,而非國際建議以三十分車程之「生活圈」來建置。以合併後的大台中來分析,儘管五大急重難症之重度醫院俱全,形式上不算是急重症醫療的破洞縣市。但如果回到各區居民實際生活圈來看,就會發現其實各區有人性命金包銀、有人性命不值錢。如和平區等急重症「死角」,原本就很難在三十分鐘內送到救命醫院,要是再沒有因地制宜的偏鄉搶救動員方案,例如合理的備勤救護團隊和車輛機具及其調度計劃、醫療直升機、視訊等到院前指導(包含教家屬如何急救),急診悲歌將不斷上演。
優先解決偏鄉死角
台中新市長林佳龍最近公開徵求十大有感行動方案建議,希望在就職後一百天內做出成績。醫改會誠摯建議,人命關天,請優先解決偏遠地區疾苦,找出急救死角、建構黃金動線,讓各區生活圈的心臟病、中風、重大外傷、新生兒重症或危險妊娠等五大急重症病人,都能在黃金時間內得到救治,別再讓和平等偏鄉民眾再付出生命代價!
(本文刊登於 2014 年 12 月 20 日蘋果日報論壇

 

林佳龍市長的回應
(引自林佳龍臉書 2014 年 12 月 20 日 12:20 貼文)
您的呼求,我聽到了! 謝謝今日醫改會劉淑瓊執行長及辜智芬研究員在蘋果日報投書提醒,四天前當媒體報導在谷關發生婦人心臟病發,卻因救護車調派不及不幸往生後,佳龍已請將接任消防局蕭煥章局長協助緊急協調,再調度一部救護車前往和平分隊駐地支援待命,也已協調衛生所原則同意待消防局正式行文確認後,便可置放衛生所救護車鑰匙於分隊,如同時有兩趟救護車出勤時,再有第三趟緊急勤務,就可開衛生所救護車出勤。 事實上不僅和平,台中的梨山、雙崎跟新社分隊,也都面臨類似緊急醫療救護資源不足的處境,佳龍已請消防局比照上述方式,協調進行救護車輛配置跟派遣模式的調整。上任後佳龍也會率消防局長、衛生局長親赴和平,用實際行動,解決偏鄉緊急醫療的問題,並將應用 GIS 概念,重新檢討三十分鐘範圍內救護資源整合的問題,以「生活圈規畫黃金搶救動線」和「跨縣市急重症資源聯防」,來架構未來的緊急醫療網。 「市民的市長」不僅是佳龍的宣示,也代表佳龍對全體市民的許諾,ㄧ定會將每個市民的福祉與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天平上考慮,不分城市偏鄉,沒有貧富階級。謝謝醫改會!你們的呼求,佳龍聽到了!行動市府,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