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算修法解決急診壅塞,醫改會怎麼看
衛福部於104年8月19日預告擬修訂〈健保醫療辦法〉,祭出三大自費措施,希望能解決急診塞車的老問題。其中針對不符急診要件卻跑急診、經急診治療可返家卻不出院者,得自付費用等兩項措施,醫改會表示支持,但建議法條應明訂以健保公告之「不適當出院狀況」、支付標準表中急診定義及適用範圍等作為認定標準以利醫病雙方遵循,並由醫院同時通知病人與健保署。(點看醫改會版的修法建議)
至於第三項「無病床、宜轉院、要自費」條款,規定無病床可收治宜轉院之急診病患,經通知後仍滯留急診或拒不出院者,應由保險對象自行負擔費用乙案,醫改會認為在實證數據與配套措施未到位前,不宜貿然實施,以免徒增醫病衝突、民怨、醫院暴力等破壞醫病關係,又無法解決急診壅塞問題。
醫改會為何不支持現階段修訂〈健保醫療辦法〉,將急診室裡無病床且宜轉院的病人改收自費
一、住院上不去而滯留急診,未必是因為「無病床」(圖1)
 醫改會透過深度訪談醫界及進行網路調查,並對照國際報告後,發現醫學中心延誤急診病人轉入住院病床,導致病人「上不去」而塞在急診滯留的「三大關卡」為住院收床潛規則、醫護不足關病床、區域網絡難成形,而非單純「無病床」。
圖1
二、「病房空床數-急診等床數」難以對應查證、病床調度不透明等疑慮未釐清
 醫改會分析醫學中心釋出「病床空床數-急診等床數」數據更新時間不一致、資訊不足,更有醫院表明此數據僅供參考之用,讓人質疑如何判斷該院有無病床、建議病人轉院。
 急診醫學會前理事長陳維恭於101年2月4日接受聯晚採訪時,曾針對急診壅塞指出: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國內各大醫院急診轉住院的比率偏低,大部分病房都留給門診患者,是國內醫學中心急診住院壅塞的主因。
 依據近期媒體報導,台大急診醫師紛紛揭露因收床制度不透明、病房分配不正義,才導致急診壅塞。
三、重點在收治能力及床位沙皇(Bed Czar),而非有無床位
 急診醫學會前理事長陳日昌強調轉院重點不是問有無床位,是問收治能力。
 美國急診醫學會(2008)建議醫院解決急診壅塞可採行由床位沙皇(由管理師、專科醫師、副院長擔任)掌控全院床位運用。
四、無病床而滯留急診比率最高的是檢傷一、二級病人,卻可能最不宜轉院(圖2)
 本會分析發現最緊急的檢傷一級病患,滯留急診超過二天的比率高達5.4%,累計全年3,742位一級病患等床超過二天,該如何判定亟需重度級急救醫院救治的病人宜轉院、不轉就自費?
 急診醫學會前理事長陳日昌於101年2月4日接受聯晚採訪時,分析指出急診壅塞分為看診壅塞、住院壅塞。前者還好解決,但住院壅塞則是急診等待住院的患者眾多,只能躺在急診室公共區域的留觀床、治療床,對病人及家屬都是一大折磨。
圖2
五、僅四家醫院有轉院協調員、轉院試辦計畫成效尚未出爐
 衛福部針對急診壅塞醫院,如台大、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台中榮總等四家醫學中心增設「轉診協調員」,預計把情況穩定的急診病人轉院到其他醫院,建議待此試辦計畫結果出爐後再研議。
六、透過實證數據,才能對症下藥
 繼本會召開「醫學中心急診不醫急」記者會後,立法院衛環會亦於6月8日安排「如何改善急診壅塞」的專案報告,要求衛福部公開急診壅塞前五名醫院之「病房床位運用原則」、「全院急診壅塞緊急應變方案」及近兩年〈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作業自評資料表〉的「1.4.2急診病人收治住院比例」、「1.4.3急診住院占全院住院比例」、「1.4.8檢傷一、二級病人處理時效」等數據,建議有上述完整資料後再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