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您的就醫迷思

 

研發組研究員  李怡嫺

在我們就醫過程中,常出現一些道聽途說、似是而非的說法。然而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以下我們將為您介紹這些常見的就醫迷思:

一、自費迷思:貴的比較好?「自費」比「健保」給付好?!

在就醫拿藥時,您是不是以為較貴的自費比健保給付的品質好?或明明有健保給付,但醫療人員會告訴你自費的比較好?其實,額外付費並不代表品質升級。

依法令規定,健保用藥是經過雙重把關的,第一關經過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核准發給許可證,第二關再由藥商提出申請,經過專家審查通過後才納入健保給付。所以健保給付的項目,有時已經排除非必要或療效未確定的醫療項目,對民眾反而是另一種保障。

二、廣告迷思:有名人背書的比較有公信力?有廣告的比較有效?

電視節目或廣告上,常看到明星代言,強調某療程或產品成效顯著。然而近來許多代言商品頻被查出品質瑕疵、功效誇大、成分不合法、副作用被忽略等問題,甚至在台灣尚未被核准使用。

醫改會提醒您:「名人代言只是商業行為,無法證實療效。」並且,目前政府並無充分人力稽核非法醫療廣告。因此,與其相信廣告,還不如找個熟悉您健康狀況,並充分溝通的醫師和醫療團隊,以提供安全、專業、可靠的醫療照護與建議。

三、新藥迷思:新藥比舊藥效果好?

「外國研究發現某某新藥比舊藥更有療效」,此類新聞時有所聞,也常吸引病家注意。然而醫改會提醒您:「只要是藥品,都有其服用限制與副作用」。許多新藥還未在台做過試驗,也沒有健保給付;此外,因使用的人數還不夠多,可能有許多潛在副作用尚未發現。

因此考慮使用新藥前,務必與醫師或藥師詳細諮詢,以免花大錢向醫院購買或從國外帶回後,卻得自行承擔未知的風險。

 

醫改會教您破除迷思

一、對於號稱「100% 有效、保證無風險」的醫療相關產品與療程,應抱持謹慎求證的態度。可直接向各地衛生局分局或衛生福利部藥政處(0800 625 748)詢問、檢舉。

二、如有相關費用給付問題,而影響醫療權益者,可直接向健保署、各地衛生局申訴。

三、選擇使用各類藥物前,應與醫師討論、諮詢藥物相關問題:
 是否在台做過臨床試驗並獲核准上市
 健保是否給付?
 是否還有健保給付的替代方案?
 該產品的許可證號、成分、療效、禁忌、預估成功率與副作用,並評估個人身體狀況是否適用。

 

網站諮詢服務
- 衛生福利部線上藥物諮詢服務
- 健保署健保用藥查詢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