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病人難為,別忘了了解相關資訊再做決定!

 

阿文的媽媽被診斷出腎衰竭,需要趕緊洗腎才行,阿文找了住家附近的一間洗腎中心,洗腎的過程中,常發現有管路好像有異常嗶嗶叫,但都沒有護理人員過來處理。過了幾個月,阿文媽媽竟被診斷出患有C型肝炎,阿文擔心是在洗腎中心被感染的,加上主治醫師又一直鼓吹他們換腎,其他朋友又說在家腹膜透析比較好…面對這種種,阿文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決定才好…是要換一家好一點洗腎中心,還是應該要改變治療方式呢?


台灣洗腎盛行率一直居高不下,排行不是全球第一就是第二。政府雖一再宣導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好好監測三高疾病、諮詢藥師以減少藥物腎毒性等概念,但洗腎已經儼然成為令人聞之喪膽的國病,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預防腎病」理當擺在第一位,但不可否認地是,如何和腎病共處,在洗腎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對於我們自己和家人來說,一個必須面對和準備的課題。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需要洗腎呢?一般來說,當腎臟自身的功能缺損,或是因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造成腎臟受到嚴重的損害,使得腎臟失去 80-90% 左右的功能,無法再扮演清除身體上的廢物及多餘的水分之角色時,如果不好好處理,可能會導致體內的賀爾蒙和化學物質失去平衡、紅血球代謝發生異常,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這也是一般人所稱的腎衰竭或是尿毒症。

關鍵一、一旦發生尿毒症,就非洗腎不可嗎?有哪些治療選擇呢?

很多民眾有「一旦透析=終身洗腎」的誤解,其實,腎臟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腎衰竭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但經過適當的治療和處理,有些病人可以逐步恢復正常,脫離長期透析的行列。

至於腎衰竭病人,必須要使用一些方式來替代腎臟的功能,以避免生命危險,「洗腎」其實只是其中一途,目前三種治療方式詳細說明如下:

一、血液透析
就是俗稱的「洗腎」,以含有多層濾膜的體外人工腎臟來接替腎臟的工作,將體內的血液透過人工廔管輸送到人工腎臟內,達到清除廢物、平衡化學物質之效果;一般來說,為維持身體正常機能,每週需血液透析三次左右,每次約 3-4 小時,需親自到血液透析院所接受治療。

二、腹膜透析
所謂的腹膜透析,就是不需要使用體外的人工腎臟,而是將清潔液灌入腹膜,代替腎臟的代謝功能,讓血液中的廢物流入腹膜的清潔液後,再將清潔液排出;腹膜透析開始之初,需裝置一條管子用來灌入和排出清潔液,然後每天自行操作 3-4 次的液體交換,每次約 3-4 小時,等待過程中亦可從事一般日常活動,每月再至醫院回診即可。

三、腎臟移植
顧名思義就是將正常的腎臟移植到體內,目前有活體移植和器官捐贈兩種方式,因器官移植需比對相關資料,確定合適後才可進行,一旦移植成功也需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可恢復正常生活作息;不過移植腎臟可以使用多久的年限,和移植後的照護、生活作息調整等等有關。

腎臟的功能一旦喪失,一定要積極處理才行,上述三種方法都是很好的選擇,但因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建議您可以和醫師詳細溝通、討論後,選擇一種自己最能夠接受、最可以負擔的方式治療為宜。

關鍵二、該如何怎樣挑選良好的洗腎院所呢?

一、參考相關評鑑結果
開始洗腎的治療後,挑選離家近、品質良好的醫療院所當然十分重要;為確保洗腎院所的醫療品質,建議可上健保局的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大家可以細看每一個洗腎院所品質指標的說明,和住家附近洗腎院所的品質分數,以幫助您選擇良好的醫療院所。此外,台灣腎臟醫學每年負責評鑑洗腎院所,並與國民健康局合作推動建置各縣市「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名單,大家也可與該會連絡。

二、睜大雪亮眼睛到洗腎院所現場觀察
選定幾家洗腎院所後,建議您最好實際去看看,並且可以詳細詢問、了解一些和洗腎醫療品質相關的資訊,以確保該院所的照護品質、感染管控有一定程度的品質,如:

  • 一般病人和 C 肝、B 肝病人的人工腎臟是否有分開使用?
  • 人工腎臟內的濾膜等耗材,多久更換一次?
  • 護理人力足夠嗎?一個護理人員大概照護幾床病人呢?
  • 有沒有定期監測病人的相關指數?
  • 是否有提供飲食、生活等衛教服務?

這只是其中一部份的資訊,您還可以跟洗腎院所索取相關資料,以協助您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關鍵三、治療也不忘持續監測身體狀況

腎衰竭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和疾病共處,不管是血液或腹膜透析,還是腎臟移植,需要飲食控制、穩定運動、調整日常作息來相互配合,並需要持續追蹤、接受相關檢查,以確定沒有產生其他併發症;若有身體不適的狀況,也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自己正在接受透析治療,或有腎臟移植病史,以利醫師做出合適的判斷。

 

本專欄是醫改會參考相關文章和民眾實際就醫經驗後,彙整而成的衛教文章,但因醫改會內並無專業醫療人員任職,若您還有其他醫療相關的疑問,請您就近諮詢相關科別之醫師;醫改會也歡迎各醫事人員提供專業建議,與我們一同促進民眾的健康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