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灣新生報--對台灣醫改會的肯定與期許

對台灣醫改會的肯定與期許

 

衛福部食品藥物署公布違規藥廠累計卅二家,不合格藥品四十六項,違規率高達四成二。這些藥廠中不乏知名大藥廠在內,藥品主成分固未使用具「原料藥許可證」的原料,若成分純度不足,可能出現致命危機,但停產或罰款,已不足產生遏止作用,最好有更具約束性的制裁對策。

台灣醫術和健保備受各界肯定,但仍有很大改善空間。近來醫療和藥物糾紛層出不窮,使醫界改革呼聲又起,這在在需要一個大公無私非營利團體,挺身而出扮演這舉足輕重的角色。

大家都耳有所聞,在白色巨塔裡,存在著許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可惜也隱匿著若干藏污納垢的醜聞,這些缺憾需要把它曝露出來,設去加以導正和補強,現在國內就有一個默默耕耘的小團體,正在努力推動這項討人厭亦受人敬重的志業,那就是嶄露頭角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初始時,醫改會經常挑戰積習已久的權威,醫界覺得它是麻煩製造者,經過十多年鍥而不捨奮鬥,終於熬出了名氣,改變了一般人看法和態度,彰顯出「並非對立,只是不同立場」而已,完全在塑造台灣公平正義的醫療環境,使國人享受到更高品質的醫療生活。

醫改會創設於民國九十一年,由一群志同道合,不求名利的學者、專家和志工們所組成,憑著一股傻勁、熱忱,以及使命感,投入這吃力不討好的行列,他們謙稱不是「打虎英雄」,只是捍衛「公義小兵」,但這些日子裡,他們汗沒有白流,力沒有白出,他們繳出了一份傲人成績單,成功推動藥袋、病歷、收據與手術同意書等改革,同時為鎖卡族請命,舉辦「醫院暴力零容忍」記者會,致力保障醫事人員合法權益,終結醫療糾紛夢魘,創造「血汗醫院」新名詞,協助案主尋求支援管道,他們做了太多有益大眾福祉的工作,贏得社會不少掌聲與回響。一O二年創會董事長張苙雲榮獲「吳尊賢愛心獎」,她一直秉持著「用證據說話」的初衷,使該會提出的任何建言,都經得起考驗。一O四年又榮獲第二十四屆醫療奉獻獎團體獎,可謂居功厥偉,實至名歸。誠如該會幕後推手姚克明顧問所說:「我們感激社會大眾做我們的後盾,也感謝政府機構及醫界對我們的寬容與配合;我們在振奮之餘不會忘記創會的初衷-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醫療環境。」不過,落實這完美理想路程仍很遙遠,幸好該會已奠定了紮實根基,社會必須給他們加油打氣,讓他們為醫療大環境打開一扇更透明的天窗。

我們不是認為他們做的不夠,而是希望他們做得更好,但願該會今後能在下述三方向多費點心力:

  1. 繼續公正舉發杏林偏差行為:社會需要揚善,卻不該隱惡,密契爾說:「扔掉爛蘋果,才能聞到好蘋果芬香」,社會要有一些「傻瓜」,來守護公理和正義的圍牆。
  2. 要網羅個案實例和確鑿證據,來證實醫療改革的正當性和急迫性,俾供各方參採實施。
  3. 提供有建設性的醫療改革意見-把醫界盲點拆穿,讓有關單位知道該如何對症下藥,謀求補救辦法。

(本文刊載於 104 年 5 月 4 日台灣新生報社論,經報社同意授權本會轉載,特申謝忱。)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