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成立於2001年,由一群來自中研院、台大及政大的學者,及關心台灣醫療環境之社會賢達所發起成立,中研院張苙雲教授為創會董事長,後由政大勞工所劉梅君教授接棒擔任董事長,現任董事長則為台大社工系劉淑瓊教授。成立使命是推動建立具品質與正義的醫療環境,願景是回歸以人為本的醫療實踐。17年來,醫改會戮力追求實踐的的夢想是:『在一個叫做台灣的小島上,那裡有秉持非營利精神經營的醫院,醫護人員擁有合理的報酬與尊嚴的工作環境,他們全心全意地守護著人們的健康,因此島上的每一個人都能享有以人為本的愛心療護,那是一個充滿品質與正義的醫療環境。』
如何讓民眾聰明就醫,啟動公民意識與自發力量參與守護醫療品質,是我們長期努力的目標。這些年我們從許多病人面對醫療糾紛的無助痛苦中,抽絲剝繭診斷出系統性的原因,這成為我們倡議改革的重要議題庫,並且提供病患教育的豐富靈感。我們的改革始於虛心聆聽病患與民眾的聲音,尋找制度深處的病原,然後「溫和而堅定」、「專業而剛強」地倡導變革。我們幫助的方式不是為單一個案當事人開記者會或直接協助特殊病友,而是喚起制度改革讓每個人都受益。
現在無論是到超市、便利商店等有開立電子發票的商店消費,或是上網購物,都可以捐贈電子發票贊助醫改會喔!Read More
105年通過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年滿20歲的成年人就可邀請您想指定的醫療代理人一起參加由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服務,並且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和您的醫療代理人共同參與見證,做為未來醫療處置能尊重您自主意願的依據。
醫改會所進行的「人生期末考」網路民調顯示,一〇九九位填答者中,八成六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也就是選擇無憾善終而非忍受延命的痛苦。但依據今周刊的民調顯示,雖然有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權利法,卻只有不到半數受訪民眾搞得清楚甚麼是預立醫囑及法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