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27)行政院公布,新任衛福部長為石崇良。石部長歷練完整,從臨床急診到衛政規劃皆有豐富經驗,且與民間團體互動多年。醫改會期許:新任部長要解決問題、以民為念、勇於改革。
疫情過後,醫療體系正站在懸崖邊,就醫需求反彈、急診壅塞淪為戰場、護理人力大逃亡、急重症醫師心灰意冷、健保財務瀕臨破產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崩潰。今年是醫改會的第25年,見證約15任的署長、部長更迭,改革不能再等。
⋯
[▲] 部長,請傾聽來自民間的呼聲。醫改會有3大期許:
1. 做一位 #解決問題 的部長
您在此刻擔任部長,任務一點都不輕鬆!國際藥價上揚、物價飆漲影響醫療供應、缺藥危機頻傳;國內慢性病照護落後諸國、轉診失靈、健保赤字擴大、支付標準落後、醫護持續血汗。
民眾不要粉飾太平的化妝師,不要表面工夫的作秀者,不要檯面下私相授受的交易員。我們要:誠實透明、有憑有據、不隱瞞、不誇大、不輕忽、不推諉,敢說真話、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部長。
坦承告知問題何在、如何因應、需要多少經費與時間、達成什麼目標。願意面對不同利害關係、民間多元溝通,才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
⋯
2. 做一位 #以民為念 的部長
醫療與社福的本質是「人照顧人」,是勞力與知識密集的工作,請不要陷入美化數字的績效管理當中;真正的需要是完整而專業的團隊、足夠的裝備、合理且友善的勞動條件,以及反映價值的支付制度。
醫療領域近年頻傳「急重科別人力空」、「護理人力荒」、「醫院床位缺」。空、荒、缺,儼然成為國內醫療的註腳,血汗醫院、病人得不到具品質的醫療,絕對是社會不可承受之重。
這些背後是制度的失靈,政府有責任拿出辦法。醫療與社福都不應該是金錢與權力的角力場,不應該壁壘分明,而應該以民為念——尊重提供照護的人,善待需要照護的人;在「衛生福利部」裡面,體現醫療與社福的連結與合作。有健康的醫護,有健康的國民,才有健康台灣。
⋯
3. 做一位 #勇於改革 的部長
醫療與社福是各種利益角力的戰場,核心課題是分配正義。民眾要的是,敢於打破既有的、不正義的權力與利益結構、勇於任事、以民為念,並能堅持社會正義的改革者。
新任部長肩負使命,任重而道遠。這些拖太久的功課,不能一等再等:
①#終結性暴力包庇體系:完善「醫事查詢系統」,與建立機構管理機制,避免再發生。
②#搶救崩潰中的第一線:護理人力荒、急診壅塞與病床關床,是系統性的問題,撒錢補助治標不治本。
③#監測日益蓬勃的自費:經費不斷挹注健保,就是為了確保健保的服務涵蓋率,更應監測自費醫療發展。
④#保障醫護的勞動人權:推動友善職場與《醫療法》修法,讓基層醫護能夠實質參與醫療院所管理。
⑤#重建公平的支付正義:改革健保支付制度,讓醫療回歸專業價值,讓好的醫療被看見、被珍惜、被給付。
⋯
部長,這不是在許願,每一項都是刻不容緩的改革議程,更是責任與期待,切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