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8 11 月
0

1140520 【賴清德總統執政周年】#改革還在路上 #醫療沉痾未解

賴清德總統上任滿一年,「健康台灣」喊得震天響,然而健保財務惡化、醫護過勞、資源失衡等老問題,依然未解。回顧這一年來的醫療與健保政策,更多是停留在美好藍圖的描繪,而非對根本問題的正視與解決。

[●]  民眾看到

[■] 保障點值但制度改革仍在紙上談兵,瀕臨破產的健保還能撐多久?

[■] 醫院急診壅塞與滯留急診48小時比例創新高,躺地插管急救成常態

[■] 部分負擔上路周年成效不彰,以價制量沒發生

[■] 三班護病比未入法,基本勞安、病安成空談,加劇人力流失

[■] 重大醫改法案停擺,醫院大火與醫療事故頻傳

[■] 醫中家數超越醫療網規劃1倍,醫療生態嚴重失衡



【這些醫療體系的根本問題與長年沉痾,賴政府什麼時候才要務實面對?】



[★]  健保永續不能只靠灑幣買掌聲

Read More
28 11 月
0

1140827 部長,請給我們3個承諾:解決問題、以民為念、勇於改革

今日(8/27)行政院公布,新任衛福部長為石崇良。石部長歷練完整,從臨床急診到衛政規劃皆有豐富經驗,且與民間團體互動多年。醫改會期許:新任部長要解決問題、以民為念、勇於改革。

疫情過後,醫療體系正站在懸崖邊,就醫需求反彈、急診壅塞淪為戰場、護理人力大逃亡、急重症醫師心灰意冷、健保財務瀕臨破產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崩潰。今年是醫改會的第25年,見證約15任的署長、部長更迭,改革不能再等。



[▲] 部長,請傾聽來自民間的呼聲。醫改會有3大期許:

1. 做一位 #解決問題 的部長

您在此刻擔任部長,任務一點都不輕鬆!國際藥價上揚、物價飆漲影響醫療供應、缺藥危機頻傳;國內慢性病照護落後諸國、轉診失靈、健保赤字擴大、支付標準落後、醫護持續血汗。

民眾不要粉飾太平的化妝師,不要表面工夫的作秀者,不要檯面下私相授受的交易員。我們要:誠實透明、有憑有據、不隱瞞、不誇大、不輕忽、不推諉,敢說真話、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部長。

坦承告知問題何在、如何因應、需要多少經費與時間、達成什麼目標。願意面對不同利害關係、民間多元溝通,才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



Read More
03 Mar
0

113年度醫改會【國人對醫療建言】問卷贈獎名單

感謝大家熱情參與本會【國人對醫療建言】問卷調查 (委託博思市調公司)!
Read More
27 9 月
0

【付費者代表團體共同聲明】 三大分歧,未能凝聚醫院、西醫基層協商共識 呼籲醫界與全民共同守護醫療人權與分配正義

【付費者代表團體共同聲明】

三大分歧,未能凝聚醫院、西醫基層協商共識

呼籲醫界與全民共同守護醫療人權與分配正義

 

日期:113年9月25日(三)

總召集人:林恩豪委員

副召集人:李永振委員、劉淑瓊委員

新聞聯絡人:林恩豪委員,0910-194-177

 

113年9月25日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會依法召開「114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協商共識會議」,在逾12小時之協商中,付費者代表委員在瞭解需求、目標、效益後,與醫院、西醫基層部門仍未能達成共識,依法將兩案併陳由衛福部逕予核定。付費者代表委員在此表達遺憾,並提出此聲明讓外界了解共同立場。

Read More
04 6 月
0

籲完善特管辦法實施報告,強化民眾知情權!

針對衛福部20240516公告「特定細胞治療技術癌症部分結果摘要」,醫改會意見如下:

免疫細胞治療的代價很高,一些病人甚至傾家蕩產買希望,病人無法從這麼簡略的公開資料得知是否值得花大錢,與民眾所期待的「成效公布」落差實在太大,呼籲政府盡速完善資訊公布內容,才能有助病家的醫療決策評估。

1. 癌別少:衛福部審核通過免疫細胞治療方法可適用的癌症至少18種(參考連結),卻僅公布4種

2. 癌期少:依據特管辦法,免疫細胞療法可用在三種情況,但僅公布部分第三類

(1) 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

(2) 第一期至第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

(3) 實體癌第四期

Read More
23 4 月
0

【投書】開側門的再生醫療法,民眾能信賴嗎?

再生醫療費用高昂、動輒上百萬,在療效與風險不明的情況下,若要擴大再生醫療技術可執行的項目,應抱持快速但不草率的態度來立法。因此醫改會主張,推動再生醫療應用的前提,應該建立在推動安全有效的新醫療技術、建立公眾信任與合理保障當事人權益的均衡基礎上,慎重、具體從源頭品質把關,來擴大再生醫療技術的適用範圍。
Read More
19 4 月
0

傾聽民間與基層聲音,做一位大家的部長

今日(4.19)內閣人事發布會公布新任衛福部長為邱泰源。醫改會期許:新任部長要做「大家的部長」,不只是醫事服務提供者也是付費者的部長,不只是醫界也是民眾的部長,不只是衛政也是社政的部長;更要正視過去推動重大醫改施政遭阻的經驗,強化政策規劃與溝通能力,擴大開放民眾或基層醫事人員參與政策。

尤其疫後是醫療改革的重大轉捩點,不僅醫療陳痾逐一浮現,我們更見證許多大事發生,例如:健保財務困境惡化、醫事人員出走潮、醫療生態失衡、超高齡化與少子化下病人需求改變等,改變與否都取決新任部長能否為醫療品質與正義走出新高度。

於此,醫改會對新任部長提出三大期許:

Read More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