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好友:

   

時序入寒,感謝您一路暖心而堅定地支持醫改會。   

生病,是無法選擇的,大家期待醫師秉持專業處置,但是在現今扭曲的醫療環境底下,越來越多醫師無法做自己,淪為「穿白袍的sales」,民眾無法分辨醫師究竟是在推銷創造業績,還是在治病。醫療財團法人號稱「非營利」,因而享有租稅減免,然而,這一年,不論是企業型、一般型,乃至宗教型醫療財團法人,都陸續爆出各種治理與管理問題,引發社會熱議。  

      (圖左為醫改會劉淑瓊董事長、右為王梅影執行長)

醫改會早在13年前,首度向社會揭露醫院五鬼搬運弊端,3年前更召開「財團法人醫院≠財團醫院」記者會,2年前以「財團法人醫院變成財團家族醫院?」為題投書媒體,喚起社會正視這些衝擊社會公平正義、影響民眾權益甚鉅,卻積非成是多年的亂象。一直到今年夏天,因著長庚事件,醫改的諍言總算被聽見。儘管眼下醫療法的修法尚未完成,但我們非常期待因為有醫改會前瞻地點出問題、積極連結各方有識之士,有機會共同引導台灣醫療體系步上正軌。   

回望這一年,我們一樣秉持苙雲老師「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的風格,雖千萬人吾往矣。至發刊為止,醫改會在極有限的人力下,總共接聽了458通醫療爭議諮詢電話,平均每個月有43則新聞見刊,並參與司改國是會議,主動提案要求把醫糾處理機制改革列入會議題綱。再者,我們也傾十餘年的積累,針對財團法人醫院治理提出完整的「醫療法修正案」,且透過發動聯署、舉辦國會工作坊、參加相關論壇,盡洪荒之力推促三讀立法。此外,我們也出席了「醫師節前醫師不快樂」及「醫護過勞、勞基法倒退嚕」記者會,捍衛醫護尊嚴,發聲爭取醫療品質,並針對「監獄醫療人權」、「鑑定先行的專業調解」、「長庚急診風暴」、「醫師納入勞基法」、「醫療財團法人治理」等重大議題積極發聲投書,提出建言並喚起大眾關注。   

儘管,眼前的狀況離理想的醫療環境還有一大段距離,不少倡議多年的議題都還在膠著當中,許多不該發生在醫院裡的事仍然天天上演,然而,受限於量能,醫改會一時還無法站出來發聲,但我深信,醫改會在,您的支持在,這些問題就有希望被看見、被解決。感謝所有會內的、會外的醫改夥伴們,各位的用心指導、大力協助與用力打拼,讓醫改會這個台灣社會的珍貴資產,能夠引領醫改議題,引發各界重視,進而促成制度變革,讓醫病不再委屈痛苦。最後,我還是要再說一次,為了讓台灣醫療環境更好,由衷地期盼您加入「醫改之友」定期捐款的行列,為更健康的醫療環境盡一分力!

 

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董事長 

寫於2017年歲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