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公聽會發言稿

讓我們務實的面對健保財務危機!
失真的醫療需求和醫療供給,如何計算合理的醫療支出?

 

每逢健保財務危機,民眾「愛看病、愛逛大醫院、愛吃藥」的就醫表象總被一再提及,然而台灣民眾真的那麼愛看病?一年真的需要就醫 14.3 次嗎?

醫改會根據超過 700 通民眾申訴發現,上述並非民眾真實的醫療需求,其理由包括:(一)民眾就醫資訊不足,不得不一家醫院流浪到下一家來尋找心中的「Doctor Right」;(二)醫療院所慢性病處方箋釋出率低,民眾必須不斷回診;(三)基層醫療水準參差不齊,民眾只好仰賴「看起來」水準比較整齊的大醫院;(四)民眾長期缺乏用藥知識和自我照護知識,任何小病小痛只得上醫院。尤有甚者,民眾要拿病歷,多數醫院仍規定民眾得掛號、候診,增加無謂的就醫次數。基於此,民眾一年 14.3 的就醫次數顯然來自「真實需要的就醫次數」+「被創造出來的就醫次數」,至於實際比例則無從得知。

從醫療供給者來看,美其名是「效率」,做為經營者的醫院和醫師在健保財務考量下,不僅過度精簡人力、使用「價格較為便宜」的低階人員、引用各種競爭手法,讓醫療決定跟著錢走,甚至讓許多醫療院所淪為虛有其表,例如:門診不是看病,只是開藥;手術的選擇,以「手術簡易、少有併發症或死亡,可做、可不做,診斷可以由醫師自由心證,以及給付優厚」為原則;醫療人員淪為按件計酬的賺錢工具…等。此外,邱姓女童人球案翻出台灣醫療系統長期沈痾,也讓全民看到了國內許多所謂通過「醫院評鑑」的急診室,根本發揮不了應有急診功能的真相。「值班人力不足」、「不收治麻煩病患」、「不親自診治病患」、「醫療人員掩護彼此疏失」、「竄改病歷」…等,都是現在醫療系統常見的現象,與近年來各級醫院不斷宣稱通過 ISO 與品管圈認證,陸續變成教學醫院、升格為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的「進步形象」相較,實在是強烈的對比。醫療專業失焦至此,怎不令人掩面嘆惜!

虛有其表的醫療系統和不透明的醫療資訊,民眾如何不誤踩地雷?

長久以來,民間團體和醫界、衛生署談到醫療品質的問題時,總免不了面對「台灣的醫療服務太便宜,要求先進國家的醫療品質就得加錢」、「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等說法。

然而,我們在大肆宣揚健保有多棒的時候,我們在責備民眾不知足的時候,政府官員和醫界能夠臉不紅、氣不喘的告訴國際醫學專家,台灣民眾得到的是什麼樣的醫療服務嗎?

根據醫改會 92 年 11 月 14 日公佈委託一社會資訊管理公司所做的醫療品質調查結果,其中 29.6% 的民眾拿到的藥袋連藥名都沒有標示。同年 12 月的藥袋標示調查,98.8% 診所、99.1% 藥局十三項藥袋標示不合格。試問,藥袋標示不清楚的情況下,民眾如何核對藥品資訊有無錯誤?

再者,醫改會 93 年 12 月進行的手術同意書落實追蹤發現,近半數民眾進手術室前三十分鐘才臨時在開刀房護理站簽署手術同意書,根本沒有時間仔細思索和發問。此外,在術前說明的內涵方面,半數的民眾受訪時表示一知半解,在簽署同意書方面則是形式大於實質,敷衍了事居多。

在三分鐘看診、用藥資訊不清、病歷拿不到、術前告知資訊不足的環境下,在許多有良知的醫療人員必須扭曲自己的專業良心行醫的今日,醫改會要問的是:政府長官和醫院診所的經營者有特權、有專業知識和能力自保,但是既沒關係又沒資源的民眾能靠什麼自保?

醫改會的訴求:回歸醫療環境應有的面貌

醫改會有一個卑微的要求,不是歐美先進國家的醫療服務水準,而是回歸醫療照顧的底線,最低的標準。

醫改會認為,若不正視醫療需求量失真、醫療供給面失焦的現狀,合理的醫療支出根本無從計算,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淪為空談,更遑論解決健保財務危機!

醫改會懇請衛生主管單位,包括衛生署、健保局和各縣市衛生局,誠實且勇敢地面對虛有其表的醫療系統,別再打迷糊仗,拿出魄力導正失真的醫療需求和失焦的醫療供給,才能有效解決健保財務危機。

同時,醫改會也呼籲基層醫療院所用行動和具體數據,做出「品質」和「口碑」的醫療服務,讓民眾放心走向基層醫療,分級醫療自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