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醫療品質民調結果    凸顯醫病溝通困境

醫改會促落實門診衛教  設立病情諮詢制度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5 月 15 日公佈了該會委託「e 社會資訊中心」所做的台灣醫療品質民意調查結果,發現九成以上民眾認同醫師門診衛教說明的重要性,但是 57.1% 不超過五分鐘的門診時間,卻讓醫師即使有心,也無力回應民眾需求。如此困境顯示,醫病雙方都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好的機制,讓醫病溝通在台灣的醫療環境裡面變為有效而且可能。而高達 43.2% 的民眾拿到的藥沒有標示藥品名稱,也警惕衛生署和醫界,在促進藥品資訊的流通上,他們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這份民調是在今年 4 月 19 到 23 日期間,針對台灣地區最近三個月曾到醫療院所就醫且年滿 20 歲的 1084 位民眾所做的隨機抽樣調查,目的在瞭解一般民眾就診過程中「醫病溝通」與「藥品資訊流通」現況。前者調查內容包括民眾對醫師門診衛教與時間長短的期待,以及醫師實際提供門診衛教現況與看診時間長短等。後者調查民眾對藥品資訊需求高低和內容,也瞭解民眾實際得到的藥品資訊多寡。

在醫病溝通部分的調查發現,九成以上民眾認為醫師對「病情病因」、「治療方式」、「保健常識」的說明是重要的,而約有三分之一民眾認為醫師應該用 9-15 分鐘的時間說明前述事項。但是近六成(58.2%)民眾向醫師陳述病情的時間在 3 分鐘內,57.1% 的民眾只能得到醫師不超過五分鐘的門診時間。如此短暫的看診時間,使得醫病良好溝通變成非常困難的任務。

在藥品資訊流通現況的調查則發現,八成以上民眾均認為藥袋上有必要標示藥品名稱、適應症、副作用、保存方式和有效期限,而有超過三分之一民眾認為看病後拿到的藥品標示資訊不足。其中醫事人員給藥時,約五成沒有主動說明藥品治療病症和注意事項等。顯示民眾期待更清楚的藥品說明和藥袋標示,但實際醫事人員解說不足、藥袋標示不明等阻礙藥品資訊流通的障礙仍有待破除。其中診所狀況又比醫院更嚴重些。另外,雖有八成民眾認為藥品保存方式和有效期限的標示很重要,但仍有四成以上民眾拿藥時沒有注意這些資訊,顯示用藥安全教育有待加強。

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表示認為上述結果顯示,衛生署「衛教門診」政策方向能夠呼應民眾需求,但需要進一步落實才能改善醫病溝通困境。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則從此結果和眾多醫療糾紛案例觀察到,醫院普遍缺乏有效的醫病溝通機制,導致醫病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層出不窮。有鑑於此,醫改會主張從「落實衛教門診」和「加強醫病診療溝通」兩方面,儘速建立有效的醫病溝通機制。至於如何建立這個機制,醫改會分別從醫院、醫師、民眾三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議。

在醫院和醫師部分,醫改會認為兩者立即可改善的,是增加和病家在病情、開刀及重大處置前的意見溝通,以及建立簽同意書時的標準化講解流程等。若醫院能儘速規劃設立專屬的「醫病會談室」和制度性的「病情諮詢會議」1,讓有心做好醫病溝通的醫師,有空間和制度化的管道對病人和家屬做病情說明,則更能解決醫病缺乏溝通空間與時間的困境。另外,醫改會也建議民眾,慎用衛教門診和病情諮詢制度,讓用心的醫師有機會和病家做完整的溝通。如此醫病齊心努力,不僅有益於抒解台灣緊繃的醫病關係,也讓良好的醫病溝通在台灣的醫療環境中有真正實踐的可能。

 

──────────────────

1. 病情諮詢會議流程:

  1. 醫師或病人/家屬主動邀請對方參與召開病情諮詢會議:無論由誰主動邀請召開,病家應盡可能有病人和家屬代表一起和醫師進行討論。
  2. 醫師與病人/家屬在「醫病會談室」就病人病情、治療方式、家人照顧等議題交換意見:醫師在此過程中充分解答病家疑惑、傾聽他們對治療的想法,家屬也可以幫助醫師解決治病過程遭遇之困難,醫病齊心建立信任與伙伴關係,共同面對並克服疾病造成的傷害與衝擊。
  3. 醫療團隊參與:若有必要,則由醫師邀請其他醫事人員,如護士、藥師、社工、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共同出席會議,提供專業意見;或是請其他醫事人員另行提供病家必要之諮詢。
  4. 醫師完成諮詢記錄:將此紀錄放入病人病歷,一併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