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募聲明稿

只是不同,並非對立

推動民眾、醫界、政府共贏的醫療改革

 

        集結學界、實務界眾多學者專家投入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籌備處,12月17日上午正式向社會發出籌募的宣示,希望在十年之內推動台灣建立「具正義、有品質」的醫療環境。

        包括衛生署傅署長黃富源、中國人權協會理事長柴松林、台北榮民總醫院榮譽顧問羅光瑞,以及罕見疾病基金會、中華民國醫療人權協會、台大、政大、中正、高醫大學等二十多位學者專家,均出席了這場盛會,支持醫改會改革台灣醫療的行動。

        醫改會籌備處召集人張苙雲表示,籌募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是因為看到了政府與醫界、醫院管理階層與醫護人員、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長期在扭曲的醫療環境中形成對立與抗爭的關係:政府在瀕臨失衡的健保危機中坐困愁城;醫護人員在業績掛帥的管理制度下成為「醫療奴工」,在追求速效、向錢看齊的環境下成為病人既畏又怨的「壞醫生」、「壞護士」;而病人在求醫過程中忍受病痛、遭遇挫折,甚者成為粗糙醫療品質的犧牲者。而營利導向的醫療產業經營者被認為是「沒血沒淚」的冷血動物,變成眾人鄙視的市儈。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促成這批學者專家的結合,想透過組織的力量,在這個已經變調、利益導向的醫療環境中,發出「不同的聲音」。醫改會強調的除了民眾在求醫經驗中的挫折聲音外,還包括已經從「行醫」淪落為「做工」的醫者心聲。前者在經歷「打聽」、「拉關係」、「送禮」與「貨比三家」的過程後,對醫療體系往往充滿怨言與無力感;後者在超高門診量與績效壓力下,「行醫尊嚴」蕩然無存。但是多數醫師真正要的不一定只是物質的滿足,更大的存在意義與滿足往往來自減輕病人苦痛的過程。但如今的醫療環境卻讓醫師們也飽受挫折。所以醫改會希望藉由醫療政策的改革來建立好的制度,再透過好的制度來「揚善抑惡」。

        對於醫改會的主張,黃富源副署長持以肯定的態度。認為醫改會品質與正義的訴求,和衛生署政策推動的方向目標一致。即將於明年度推動的「合理門診量」制度與署立醫院看診十分鐘以上的措施,均是衛生署努力提升台灣醫療品質的明證。

        由於醫改會目前尚未籌得立案所需的一千萬元基金,所以沒有辦法登記立案,也沒有經費聘請專職工作人員。只能透過台灣政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提供部分場地與半個工作人力的協助。醫改會希望號召有心的企業和民眾共同參與醫療改革的行列,只要企業認捐立案基金,五百位民眾擔任每月捐款一千元的長期贊助人,醫改會就能夠有充足的經費,專心投入醫療改革的工作。

        由於現在經濟景氣不佳,醫改會募款推動極為艱辛。但是已有數十位民眾認同醫改會的理想,願意擔任十年長期贊助人。熱心投入社會公益的百略學習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林金源,就率先響應醫改會的訴求,成為醫改會登記第一號的長期贊助人。林金源在籌募記者會上將象徵其十年捐款的存摺交給醫改會召集人張苙雲,醫改會則回贈一個象徵品質與正義的心形標誌,代表醫改會對所有長期贊助人的承諾:十年之內,推動台灣建立品質與正義的醫療環境。

        張苙雲最後強調,醫改會是一個「醫療體制之外」的聲音,這個聲音雖然可能和「體制之內」的聲音不同,但不必然對立。因為憂心現在醫界和政府在議堂中討價還價,民眾在醫院外抬棺丟雞蛋的醫病對立現象,所以醫改會將透過謹慎的研究調查來集結民眾的求醫經驗,促使政府和醫界重視民眾的需求,進而達成醫療品質提升與均衡資源分配的目標。因為唯有推動民眾、醫界、政府共贏的醫療改革,才是解決醫療亂象的根本之道。

        醫改會同時提供了兩支專線電話,第一支02-27605135是意見專線,只要民眾對於醫療改革有什麼想法,均可以透過專線提供醫改會做為推動改革的參考。第二支是02-27639208,有意捐款給醫改會者,請聯絡該專線。醫改會的捐款帳號:110-12-046946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松南分行,戶名: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籌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