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負擔調漲將苦七成國人,強烈譴責健保署雨天收傘!

 

健保署以「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與「使用者付費」為由,預計最快5月起,將調漲多項部分負擔,推估1年可從民眾端獲114億元挹注健保。但照健保署的說法,宛如讓健保財務吃緊的元兇,就是那高達七成的國人,而剩下的三成,則是原就享有健保保障的低收入戶或重大傷病患者。此論述下,連持慢箋病人或是假日苦尋不到合適就醫院所的民眾,反都成了咬破布袋的老鼠。

健保署以「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與「使用者付費」為由,預計最快5月起,將調漲多項部分負擔,推估1年可從民眾端獲114億元挹注健保。但照健保署的說法,宛如讓健保財務吃緊的元兇,就是那高達七成的國人,而剩下的三成,則是原就享有健保保障的低收入戶或重大傷病患者。此論述下,連持慢箋病人或是假日苦尋不到合適就醫院所的民眾,反都成了咬破布袋的老鼠。

 

自2/17媒體釋出健保署欲調漲部分負擔的訊息後,醫改會便不斷呼籲署方應強化公眾溝通,並提出各項醫療利用與背景分析資料,找出不適當而非重複的醫療使用,並檢討審視部分負擔收費標準合理性與公平性。但直至健保會會議前一晚,身為健保會委員代表所收到的會議資料不僅乏善可陳,更沒有任何與財務調整有關的實證基礎、論述說明等。反觀諸多媒體已經取得多版本的草案內容,署長卻還對外聲明到會議當天才會提供完整資料及說明,保險人的失職與傲慢表露無遺。而會議當天(2/25),更僅倉促提供粗糙的會議資料,要求委員們表態。衝擊七成國人的健保政策茲事體大,醫改會身為倡議團體及健保會委員,對此案表達失望與嚴正譴責。

 

今年健保的安全準備金可能低於法定1個月的基準,但政府承諾今年不會動費率,仍要面對58~197億元的財務缺口。對於健保財務缺口,醫改會認為,衛福部與健保署本應仔細分析財務問題的原因,並在健保第三方付費關係的基礎上,調整各方應有的相應責任。然而,衛福部提出的財務調整措施草案,不僅建立在錯誤的立論基礎,更完全無法知道草案若實施,到底有沒有對症下藥?是否真的會有效遏止醫療資源的不當濫用,抑或只是造成「分級國民」的醫療生態?

 

醫改會觀察有四:

第一, 全民健保是社會保險,強調的是「量能付費」及「互助自助」的精神

衛生署時代已具文打破使用者付費的謊言:「要一個在工作上,在社經地位上相對弱勢的重病或慢性病患者,多負擔一點保險費,這樣的作法不是改善全民健保財務最佳方式。」健保署近年的委外研究更示警,國內領慢箋的民眾大多是「低就業或低所得」,草案還想從健康經濟雙重弱勢的民眾口袋掏錢,無疑是柿子挑軟的吃的不仁之舉。

 

第二, 提高部分負擔早已被視為「殭屍」理論而非萬靈丹

2017年便曾調漲過急診部分負擔,但依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卻顯示,調整政策僅有當年度的短期效果,隔年大醫院急診檢傷3~5級的病人卻反彈持續攀升。而且同年急診醫學會也提醒,檢傷分類的目的是為作急診處理順序的參考,不宜用來判斷輕症、重症來調整部分負擔。過往成效數據不彰的政策不僅未見檢討報告,當時宣誓要輔導提高基層假日開診率的配套措施言猶在耳,至今口袋空了就要故技重施、便宜行事,再加速制度的不公嗎?

 

第三, 署方不斷主張核刪制度、雲端藥歷系統在遏止不當浪費上卓有成效

如今卻出爾反爾,要調整藥品與檢驗(查)的部分負擔來遏止不當濫用,豈非自相矛盾。因跨層級、跨院就醫,醫院間檢測技術不一致、醫師專業需求不同、藥品具不可替代性、新醫療科技推陳出新,以及擔憂醫療爭議而有防衛性醫療等,都可能是相關費用提升的原因,尤其就醫次數最多的科別為內科、家醫科與眼科,也顯示可能與高齡、慢性人口增加有關,健保署應該進行背景分析並提出實證基礎來說服大眾。本會認同,應設法處罰將檢驗(查)當健診使用,甚或施壓醫師的行為。但國內外均有研究顯示,多數情況下病人並不會因費用增加而刻意去尋找較便宜的醫師,決定醫療服務內容的主要是醫師而不是病人。

 

第四,以價制量下,具體提升民眾自我照護與就醫識能的配套措施何在?

價格從來就不是民眾就醫行為的唯一考量,分級醫療六大策略中包含「提升民眾自我照護知能」,但卻一直是健保遲遲不願正視的真相,每次遇到問題便只從民眾口袋掏錢更是治標不治本。生病不會挑時間,民眾的自我照護知能提升需要相關政策、衛教來輔佐,但衛福部「健康達人125」2008年出版後塵封至今、沒有再更新,反觀加拿大的HealthLinkBC卻持續推陳出新,教育國民正確醫療與健康知能。

 

醫改會向來主張「先補破口袋,再掏民眾錢」,部分負擔不是不能漲,各界都理解健保財務困難,也理解健保需公平性,但身為保險人的健保署,不僅分析過於粗糙,更是「先射箭再畫靶」,在還未充分具體提出調整財務負擔的正當性,就把民眾當提款機。我們希望健保署應該清楚分析及擬定配套措施,到底是不是真的七成國民多交一點,就可以達到急診不壅塞、達到醫藥分業、達到分級醫療?近貧戶就醫權益如何受到保障?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是在經濟不景氣的現在替民眾「雨天收傘」,所謂的分級醫療,其實是分級國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