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呼籲民眾和醫界人士
支持合理門診量制度,提升台灣醫療品質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籌備處召集人  張苙雲

中央健保局公告從 90 年元旦開始實施大醫院合理門診量制度之後,這幾天以醫院經營者團體為主的七大醫事團體積極動員抗爭,謂該制度將「損害民眾就醫權益」及讓醫院「經營不下去」。種種與實情不符的立論造成民眾誤以為合理門診量可能損及醫療權益,殊不知這只是醫院經營者為了遮掩其自利動機,方以民眾權益作為擋箭牌罷了。所以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嚴正呼籲民眾和有良知的醫界人士,共同支持合理門診量制度,為台灣已經嚴重惡化的醫療品質爭取一線曙光。

醫改會瞭解,合理門診量制度旨在遏止大醫院「看一個病人不到五分鐘」所造成的醫療品質惡化現象。希望透過這個制度導正醫界「衝門診業績量」的行為,提供醫院減少「非必要門診」的誘因,進而多用一些時間深入診察病人,降低臨床誤診率,也讓民眾和社會不用為速食化診療導致的高誤診率付出更多代價。所以醫改會秉持保障民眾醫療權益的立場支持這個制度。

但對於健保局必須採取合理門診量制度來提升醫療品質的作法,醫改會在表達支持的同時也感覺無奈與哭笑不得。因為醫療品質的把關與提升,事實上應該是由醫界秉持專業良知全力以赴的目標。而今卻是健保局來推動,醫界來反對。面對醫界的墮落沈淪,醫改會只有「痛心」兩個字可言。

不過醫改會在痛心之餘,也提出在醫界沈淪表象下,其實有一些醫師的痛苦聲音不能忽略。因為「營利導向、業績掛帥」的醫療產業經營方式,已經使個別醫師成為「醫療生產線上的作業員」。醫院經營者關心的是「如何提升醫療作業員的生產量」以擴大醫院營收,以及「以最少的人力,生產最大的醫療量」。在這樣的商業經營邏輯下,醫師工作負荷量超重,無法給予病人合理的診療時間,動輒得咎的醫病關係更使傳統的行醫尊嚴蕩然無存。是以醫改會呼籲,即使在醫院的強大壓力之下,深受其苦的醫師應該勇敢站出來,表達支持合理門診量的立場。

雖然合理門診量制度是否能夠達到改善門診醫療品質的目標尚難斷言,但至少是一線希望。台灣目前高於歐美約4倍的每人平均年門診次數,凸顯的是「門診浮報、濫報」的問題。例如花時間上醫院掛門診,只為了聽到一句「一切正常」的檢驗結果說明;老人家看病要分別為「眼睛」、「鼻子」、「嘴巴」…一一掛號看診,甚至合理的看診次數是否被「化批發為零賣」,例如只須看診三次變成五次,導致時間、金錢成本的虛耗,這都可能是台灣超高門診量的元兇之一。

健保醫療給付結構不合理是事實,將過低的給付調高,過高的給付降低也是醫改會贊同的。只是在困窘的健保財務結構下,「總量不降低,醫療支付價格就很難提升」,健保局試圖由合理門診量制度打開這個死結,先「降低醫療使用量」,再「提升醫療支付價格」,在醫療品質與醫師勞動條件都有所保障的情形下,民眾與醫師將可達致雙贏。所以民眾不用擔心合理門診量將導致掛不上號的問題,如果合理門診量的誘因能吸引醫院減少非必要的門診,反而真正需要看診的民眾就無須在像菜市場般的大醫院辛苦排隊,只為等待名醫不到三分鐘的看診。

我們必須強調,如果醫院經營者認為合理門診量會導致醫院經營不下去;速食化診療無礙醫療品質,那麼請各大醫院將自身財務資料與醫療品質數據全部攤在陽光下,讓社會檢視醫院的財務狀況是否真如其所宣稱般困難;或是三分鐘門診與二十分鐘門診的臨床誤診率都一樣。而不是讓我們對於大醫院不斷叫苦卻又積極擴張經營規模的矛盾現象莫名所以。或是讓病人在醫療品質資訊匱乏的情形下,擠在有高科技儀器但未必有高醫療品質的大醫院中,苦挨三小時等待醫師的三分鐘問診。

合理門診量制度不是提升醫療品質的萬靈丹,但卻是改善台灣醫療品質病情惡化的第一劑解藥,如果醫界連第一劑藥都吞不下去了,那能奢望病入膏肓的醫療環境有真正康復的一天呢?

(本文 89.12.30 刊載於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