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7.12 新聞稿:
針對 713 藥師公會靜坐抗爭事件回應

醫改會期許「藥」專業
靜坐抗爭莫忘藥界自清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欣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為捍衛民眾用藥安全站出來,並不惜採取靜坐、上街頭等手段,讓全民不再忽視藥師的存在重要性。值此之際,醫改會也期許藥界提出具體方案,整頓藥師和藥劑生當人頭、出租出借證照等問題,展現藥師守護民眾用藥安全的決心和魄力。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張苙雲說,二三十年前藥師和藥劑生租借證照給醫療院所充人頭的作法,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主要是當時的藥事專業人員欠缺;現在藥師人力充足,據衛生署 2004 年統計,領有藥師或藥劑生證照的人數達 43,102 人,而實際執業的人只占 60.5%,加上每年藥學科系畢業生有近千人,在此充裕的人力資源下,是藥師擺脫傀儡角色、發揮專業以贏得大眾認同和支持的時候了。

張苙雲說,民眾的醫療品質繫於藥師勇於承擔並與醫師密切合作,而醫藥分業就是護衛民眾用藥的陽光法案。民眾就醫時,由醫師做出正確診斷、交給處方,民眾再交由藥師確認與調劑。如此一來,所有的步驟攤在陽光下,病歷和處方分開保存,醫師和藥師的執業行為和藥品也因而得以接受公開檢驗,這就是民眾的最大保障。

醫藥分業同時也是破除醫師神性的法案。目前所有的醫療院所,不管是處方藥、指示藥、成藥,全掌控在醫師手中;如果醫師可以從中獲利,就可能危及病人權益。長期以來,醫師的權威形象及伴隨而來的造神運動,讓民眾深信,醫師一定是以病人的利益為利益,選用的藥物品質也一定是最好。但是,今天許多醫師的處方不出門,難保原因之一是怕民眾知道他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用的藥品質有多不堪。在藥師方面,醫藥不分業,藥師可以隨便賣藥,學醫師不讓民眾知道其用藥,才可以賺得更多。

張苙雲強調,唯有讓醫師、藥師回歸各自專業,才能不受利益左右,客觀地以病人權益為第一也是唯一考量,這也是歐美先進國家採行醫、藥專業分工的主因。

因此,醫改會呼籲醫師體察此世界趨勢及社會需求,配合政府政策釋出處方箋;藥師及藥劑生公會也必須進行自律、自清,提出消弭租借證照、當人頭的具體辦法,並列出時程表以取信民眾,將「藥師是用藥專家」口號化為民眾認同的心聲。

張苙雲說,日前才在泰國召開的亞洲臨床藥學會,GDP 不及台灣三分之一的泰國,醫院裡已有藥師門診接受病人掛號諮詢,提供病人調整用藥的服務,也就是藥師站在第一線,協助病人以最小的藥量,得到最好的藥效。在邁向藥師門診之前,醫改會也請台灣的藥師給民眾「掛保證」,擔保幫病人調劑藥品的人是百分百的專業藥師;讓民眾看到藥師維護民眾用藥安全的誠意和用心,這也是民眾在看藥師靜坐抗爭之餘更關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