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瓊、辜智芬(醫改會董事長、研究員)

 

拿走十分之一健保費用的長庚醫院爆發急診醫師集體辭職事件,雖然院方試圖透過高層換人止血,衛福部也從最早的「評鑑降級」說,改口表示「離職不會隔日就走、緩衝期有1個月,8月再前往查核」,風波似乎就此收兵落幕。但醫改會認為本案重創急症醫療品質,政府不應「只拉弓,不射箭」而輕放醫院過關,含混帶過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醫改會呼籲政府應立即動用監督醫院的三支利箭,才能正中紅心,解決財團法人醫院長年來以醫管營利凌駕醫療專業尊嚴的弊端。首先,只要沒有透明的數據或訪查報告,衛福部就打包票不會降級或急診運作沒問題,是不會讓醫界信服且讓病人安心的。因此政府應該啟動的第一支利箭是立刻到長庚六院,就醫院財務及稅務、董事會運作、人事決策、公益責任、跨院支援計畫等進行專案查核,並持續公布醫護人力監測數據。針對報載仍有數十名醫師請辭、雲林長庚急診專科鬧空城、其他分院恐有骨牌效應等威脅急救責任醫院運作量能之疑慮,衛福部應持續揭露各院人力監測數據,一旦發現急診人力不符標準,必須依法降級並啟動分流或轉診。

 

其次,長庚醫院有8成醫療收入來自健保,健保署絕對有權責掌握該院急診收支盈虧與整體醫院經營之間連動的真實數據,而非任由醫院說了算,恣意縮減或以替代人力便宜行事;或不斷要求健保加碼,最後只補到醫院,醫事人力仍然血汗。因此醫改會要求健保署應於健保財報辦法規定,要求醫院提供急診收支分析明細表,攤在陽光下解決問題。

 

最後一支利箭是請在立法院享有絕對席次優勢的民進黨,站出來宣示一定會在9月底完成《醫療法》修法,承諾設置由非主管的基層員工互相票選或由工會推舉的勞工董事,設置薪酬委員會,並訂出罰則,絕不讓醫療法淪為「無牙老虎」。

 

長庚事件不僅揭露白色巨塔內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種種,也像投射出衛福部長年坐視若干醫院管理與治理亂象不管的照妖鏡。現在更產生骨牌效應,延燒到雲林長庚等院的急診,讓偏鄉民眾「同卡不同命」的苦情更嚴峻。這三支利箭不僅指向長庚這家全國最大的醫療酷斯拉,更攸關能否穿透改革制度問題的層層路障。如果收了全民健保費入袋,又有衛政公權力在手的政府,不立即啟動本來法規與評鑑賦予的專案訪查,難道是長庚大到不能「降」?還是政府要配合財團緩兵之計,先用換人等鋸箭法止血、推說未來修法處理等兩招術擋著,等媒體風頭過了再說,而不敢立即處理長庚六院評鑑降級或醫療法人處分的問題?全民會睜大眼繼續看下去。

 

(本投書經自由時報於1060706以「長庚急診風暴 政府還要做三件事」為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