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換腎不如愛腎、護腎,從頭推動用藥安全吧! 

 

醫改會研發組組長  朱顯光

台灣洗腎發生率與盛行率居全球第一的,造成健保財務沉重負擔,有教授倡導換腎代替洗腎。醫改會認為,除追求合理治療與探討醫療資源問題外,更需正本清源思考造成「洗腎王國」背後原因,特別是不當用藥問題。

公共衛生的疾病防治,強調愛腎、護腎與用藥安全的「初段預防」,臨床與經濟效益明顯勝過避免尿毒症發作的「次段預防」與透過洗腎/換腎以避免死亡的「三段預防」;也就是「事前避免一毫克可能引發腎毒性的藥物使用,勝過事後一公升的洗腎藥水」。

台灣腎病防治,重治療而輕預防,大家雖體認不當用藥造成的腎毒性,與腎病密切相關,但落實用藥安全以愛腎護腎的行動方案,卻總原地踏步。

例如,民眾誤信廣告,購買不明「固腎、補腎」藥,更可輕易買到抗生素、類固醇與消炎止痛等易傷腎藥。醫藥分業與家醫制度未落實,民眾難尋居家用藥守護神,幫忙確認劑量、整抗生素或血壓、糖尿病的藥量,常到有症狀才吃藥;僅有 5% 民眾體認到常控制血壓或血糖可預防腎病,不亂吃藥以避免腎病的認知率只有 23%。殊不知因抗藥性引發感染、血壓、血糖控制不佳,都是導致尿毒症主因。

此外,健保局對藥品核付與資源配置仍以價格為主要考量,透析品質經費,多用於獎勵申報資料,而非真正花在預防。醫院選用藥也常重視利潤勝過治療品質,例如,研究顯示糖尿病性腎病患及早使用血管張力素阻斷藥,能減緩尿毒症發生,相較歐美六成以上用藥率,台灣卻只有 29-52%,難怪尿毒症成為「新國病」。

 

提醒大家:洗腎、換腎不如護腎,從頭推動用藥安全吧!

 

(本文經中國時報以「愛腎護腎更勝洗腎」為題,節錄刊登於 99.02.05 中時論壇-咱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