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病歷取得成為醫病信任的開始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張苙雲
專員 劉素芬

賴其萬教授 7 月 2 日於貴報的投書,期許本會做一個對得起社會的 whistle blower,不僅要有勇氣讓大家知道問題所在,更要能把問題找出來。醫改會除了感謝賴教授的建言與用心良苦之外,認為有必要就病歷流通問題做進一步溝通與釐清。

醫改會瞭解「病歷中文化」是一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將之列為本會重點工作。這是因為我們認為阻礙民眾瞭解病情的關鍵,不在於「專業醫學名詞」是用中文還是英文書寫,而在於醫病間有無充分的溝通與理解。然而對於其他有志之士積極推動「病歷中文化」,醫改會也樂觀其成。

賴醫師這樣的醫師是台灣民眾之福,關心病人,用心幫病人做出有系統的病歷摘要。遺憾的是,環視目前的醫療環境,台灣民眾能遇到幾位「賴醫師」?!民眾實際就醫經驗告訴我們,「賴醫師」是少數,像保育類動物般稀有。

病歷記錄攸關民眾必要的醫療資訊,記載詳實與否與民眾健康與安全息息相關。然而眾所皆知的弊病是,台灣病歷品質長年低落,醫界拿不出對策。尤有進者,近年來,病歷的功能被扭曲成為符合健保申報,而非是記錄醫療專業對病人病情的判斷和處置。有鑑於此,醫改會於6月16日提出破除醫病間障礙,便利民眾取得全本病歷的訴求。期待透過醫療資訊流通,促使醫界因為資訊流通,被動地產生同儕監督功能,進而提昇病歷品質。更希望醫病關係從中建立信任機制,讓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環境不再是夢想。

(本投書刊載於 93.07.03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