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植牙停看聽  5問(有問)有保庇

 

植牙因為利潤豐、手術門檻不高,成為牙醫兵家必爭之地。醫改會今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植牙爭議已躍居牙科醫糾首位(37%)1,小至植牙失敗掉落,大至打傷神經造成下顎麻痺、麻醉風險致死,可說觸目驚心。但是,真正進入訴訟程序,民眾卻往往因為知識不對等,且舉證困難而敗訴2。醫改會痛批政府不作為,放任認證浮濫、廣告誇大等亂象,推出「植牙前5問有保庇」守則,教民眾學會自保,呼籲衛生福利部與消保官速推「定型化契約」來管理亂象。

植牙醫糾四大害  術前評估不周最常見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醫改會接獲的植牙醫糾投訴,早年頂多只有1至2件,逐年增多到去年已有8件嚴重植牙醫糾,而今年到7月就已累計7件,預估全年將破雙位數,這趨勢令醫改會十分擔憂。

植牙醫糾前四名分別是:術前評估不周、植牙技術不佳、收費契約不實、醫病溝通不良(附件一)。 其中,又以「術前評估不周」導致手術失敗或傷害的爭議最常見。例如:誤判牙床或槽骨高度而使用過長植體導致穿孔或神經麻痺、糖尿病患者植牙後脫落,或老年 心臟病患麻醉過程出事等等。但因為這究竟是風險還是疏失不易釐清,加上術前評估與風險告知通常無書面證據可佐證,受害者往往求償無門。

劉梅君提醒,千 萬不要認為植牙是個「小」手術,以為滿街植牙診所找哪個醫師做都一樣。民眾要學會自保,術前仔細打聽與評估最重要。因此,醫改會參考美國植牙消費者指引 (A Consumer’s Guide to Dental Implants),並請教國內牙醫師與牙醫系教授的專業建議,提出「植牙5問(有問)有保庇」小撇步,提供民眾植牙前必問的五大問題:一、我需要植牙嗎?二、植牙花多少錢?三、手術會怎麼做?四、誰來幫我植牙?五、術後注意事項? (附件二)。

劉梅君說,如果牙醫師在約診評估時,對這5問可以具體清楚地回答,甚至有書面治療計劃或說明書,才是值得信任的牙醫。另從醫糾案例分析發現,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用藥搞不清楚或沒據實告知,以及嫌醫師的說明很囉嗦,要求趕進度植牙的病人,最容易誤觸植牙地雷。

捷運站前發植牙折價券  違法亂象沒人管

醫改會在記者會中,也公布透過電話詢問、網路蒐尋、民眾爆料,以及志工的實際走訪,發現坊間植牙3大違規亂象(附件三):
一、違法網路廣告、不當招攬促銷;
二、高額收據沒明細、價格約定沒憑據;
三、手術同意書太陽春、評估計畫霧煞煞。

醫改會執行長劉 淑瓊表示,在缺乏牙醫醫療品質資訊的狀況下,除了靠口耳相傳打聽外,網路是許多人獲取資訊的第一個管道。但網路植牙資訊卻充斥著「立即植牙」、「多合一」 等超夯名詞,卻無法積極證明資訊的正確性,對適用對象及風險也避而不談,明顯違反「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第六、七條規定。

還有診所打出「九折優惠」、「全台最低價」等招攬廣告,甚至還有公然在板橋府中捷運站路邊發放植牙折價券,這些都違反醫療法第86條禁止不當促銷招攬的規定。不禁令人感嘆:「廣告亂亂掰,民眾奈欸災(台語)?!」

醫改會也擔憂,現行植牙多達20至30個認證單位,有些認證方式,經醫改會私下諮詢好幾位頗具聲望的牙醫師,都搖頭說是「唬人的」;有些更會以「零風險」、「最新科技」等技術噱頭,吸引民眾上門植牙。劉淑瓊提醒,遇到這種醫師,即使你已經付了掛號費或花了時間評估,也要當機立斷走出這間牙醫診所。

植牙三不管  醫改會呼籲推定型化契約

醫改會批評,事關生命與荷包的植牙手術,政府放任淪為健保/評鑑/專科的三不管地帶,民眾竟然只能靠口耳相傳或自求多福、碰運氣,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因此,劉梅君呼籲衛生福利部應成立專案小組,從植牙的違法招攬與廣告、過於浮濫的認證兩大問題下手,並聯合消保官推出定型化契約,將「5問有保庇」內容納入,讓民眾能有份制式完整的契約保障,詳細了解手術方式、價格及可能風險等完整資訊,對正派的牙醫也是種保障。

此外,醫改會也向以「專業自律」為傲的牙醫公會喊話,希望他們能要求會員主動告知病患5問內容,並且推動「植牙前的評估與告知SOP」,讓民眾能安心植牙。

 


1.「牙科醫療糾紛  植牙佔近4成」,取自 2012.04.30 自由時報電子報報導。
2. 蔡韻儒(2010)探討植牙之醫療訴訟。中華牙醫學會訊,223,P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