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醫療商業化 政府精神分裂

 

和信醫院 黃達夫院長

幾 天前接到行政院經建會及衛生福利部舉行「自由經濟示範區開放設立專營國際醫療機構」聽證的公告時,難免有大勢已去的挫折感。因為對於這個議題,我已經從兩 年半前就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包括參加立法院的公聽會清楚地表達了我的意見。然而,根據過去的經驗去參加聽證會議,只不過是在政策實施前,幫忙政府走完必要 的程序而已。顯然,兩年半的努力又回到原點,怎不令人氣餒。

我從頭開始就主張在全球化的今天,病人有選擇至不同國度就醫的自由,所以,國際醫療的發展是自然的趨勢。政府既然主張自由經濟,唯一該做的是方便簽證。沒必要大張旗鼓設立專區,還要修改《醫療法》,其不透明的動機,不免令人質疑。

把醫療當生意做

在一個施行全民健保,標榜公平正義的台灣,政府卻帶頭主張把醫療商業化,顯然已患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而失去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我堅決反對醫療公司化的理由很簡單。彼得杜拉克在《非營利事業的經營》一書中指出,醫療、教育、宗教、社服等工作不同於其他行業,其最終目標(bottomline)是改變多少生命,而不是利潤的追求。

然而,過去三十年來,因經營理念的偏差,台灣的醫療機構在非營利的架構下,已經嚴重的商業化,使得台灣的醫療從業者,失去了專業的尊嚴,以致士氣低落。

醫學倫理已扭曲

政 府當局的當務之急,應該是要提出重振醫業的具體政策。沒想到,政府反而助紂為虐,主張修改《醫療法》,進一步正當化「把醫療當生意做」的錯誤價值觀。不但 造成醫學倫理觀念的混淆,更將導致全國醫療院所忽視病人以及醫院員工的權益,毫無顧忌地追求利潤。這不可能是台灣人民與醫療從業者所樂見的結果吧!

經 建會及衛生福利部官員必須了解「醫療執業行為不是醫學,而是社會科學」,醫療政策會直接左右醫師的價值觀與行為。全民健保政策雖動機良好,但因制度設計的 偏差,已造成台灣醫學倫理觀嚴重的扭曲,「醫療公司化政策」將更進一步腐化台灣的醫療價值觀,破壞台灣的醫療體系。「醫療公司化政策」萬萬不可行,台灣全 國人民不能不關心!

(本文內容刊載於蘋果日報,經作者同意授權本會轉載,特申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