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衛生署,您可看見白衣天使的無奈?

請問衛生署,您可看見白衣天使的無奈?

 

李芸婷(醫改會研究員)

護士們在五一勞動節上街頭爭取合理護病比的訴求尚未獲得正面回應,近日又有門諾醫院護士即使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卻因擔心請假造成其他護士負擔,「自願」吊點滴上班。看在醫改會的眼裡,真是心疼不捨,更憤怒衛生署推出的改革方案,竟仍維持同意大夜班護士可照護二十名病人,這規定只是把目前血汗現況合理化,讓護病比改革淪為空包彈。相較國外一名護士照護 5~13 名病人的標準,可謂世界奇觀,全民恐走向病安懸崖。

醫改會兩年前揭露血汗醫院排行榜,後來更有一波波醫護上街頭,促使總統公開支持護病比 1: 7,衛生署也承諾在 101 年底前訂出三班護病比做醫院評鑑標準。但去年底這些承諾跳票後,衛署推出的改革方案竟同意大夜班護士最多可照護二十名病人,相較國外的護病比標準一名護士照護 5~13 名病人,可說是世界奇觀,也無助改善護士過勞危及病安的老問題。

依據美國醫療照護研究暨品質局(AHRQ)在 2007 年利用多資料分析法(meta-analysis)統整各實證研究後,歸納出每位當班的護士只要每增加一位照護病人,就可能增加病人 8% 的相對死亡風險,醫改會依此推算衛署所提版本,最高可能讓住院病人的相對死亡風險提高 56%,每千位住院病人中增加八十四位治療失敗、卅五位管線意外脫落的案件。衛生署雖一方面積極推動醫糾補償基金,另方面卻不願正視人力不足恐增加醫糾的系統性風險,甚至最後轉嫁由醫護人員承擔面對,實自相矛盾。

年年跳票的護士節禮物

更讓人傻眼的是,衛署所稱的「強制規定」,其實只是試評(不列入評鑑分數),對醫院根本無實質約束力。此外,衛生署與健保局對於各醫院護理人力公開揭露讓大家監督的機制更是「倒退嚕」;把原可上網查到各醫院護理人力成績(ABC 等級),改成只能看到是否通過而無法比較成績;健保局在 100 年度以前都是每月上網公布各醫院護病比成績,但101年以後卻再也沒有資料,令人難以接受。

醫改會認為健保已累計加碼七十多億經費補貼改善護理人力,研究也指出合理的護病比可降低醫院感染及併發症的成本,反可降低醫院成本,政府與醫界不該再以增加人事成本會讓醫院倒閉等「反動的修辭」來反對改革。儘早納入評鑑必要項目並公開各醫院護病比,別再讓白衣天使淪為「戰鬥陀螺」而犧牲醫療品質!

(全文刊登於 102 年 5 月 14 日自由廣場)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