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床難求」的真相:喬病床不如喬法條
梁秀眉
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
人民民主陣線醫療小組
2 日傳出時代力量新科立委洪慈庸在台中榮總關說喬病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3 日也聲援洪慈庸,理所當然的說「替老百姓喬病床,有甚麼不對?」。徐國勇更指出,喬病床已經是全台灣公開的秘密,不只是立委,連官員們都在喬。其實醫院病房裡的「貴客文化」早已不是新聞,各方人馬像是用力擠牙膏般角力喬病床,往往擠走了急需醫療救護的病床,基層護理人員在人力不足過勞超時的況下,還被上級要求對 VIP 要特別的照顧,忙不過來時遭貴客漫罵羞辱甚至暴力事件頻傳,鄉代王貴芬對護理人員呼巴掌事件就是血淋淋的案例。
靠關係走後門喬到床位,那沒有人事關係的其餘小百姓,誰給他們床位呢?立法委員放著行使憲法所賦予之立法職權,使用民代權力卻只服務於少數人喬病床,卻不根本解決沉痾已久的醫療亂象?是什麼讓病床不夠?是什麼讓醫護照護不周需要關說才有 VIP 服務?
沒錢免談!有勢再說!有床就是不給
這十幾年來,基層護理人員的勞動處境愈來艱難,背後是醫療院所與護理機構壓低人事成本、提高利潤的管理手段造成,各家醫院明明賺錢仍然一邊剝削人力成本,一邊限縮低利潤的健保病房以大開VIP自費病床賺更多的錢,已嚴重壓縮到民眾的就醫權。根據健保特約管理辦法規定,公立醫學中心的健保床應佔六十五%以上,私立醫學中心健保床則應佔五十%以上,但長期以來台大醫院連基本的健保特約床都不足額,至於其他醫學中心,則都勉強在合格邊緣低空略過。未達病床設置標準的醫院,健保局祭出罰款處分,台大估計少了自費床,一年營收將減少九千萬元至一億元,其他醫院也擔心盈餘銳減,正努力開發自費醫療來彌補。而病人住非健保床,一天動輒要付上千元差額。
國內醫院「一床難求」問題由來已久、民怨已深,歷年被醫改會統計為「十大醫療民怨」排行榜第 1 名,立法院卻未積極立法或衛福部未提供誘因鼓勵特約醫院自願提供健保和自費空床資訊查詢管道。醫院單方面宣稱「沒有健保空床」、「沒有自費空床」或「必須補貼差額住進自費病床」, 讓民眾對醫院「是否隱匿空床資訊」有所質疑,事實上,醫院為了健保總額給付的計算,經常有床也不收病人,收了反而賠,不收反而賺,基層護理人員到院上班時,會有臨時視當天醫院營運技術性關床,要護理人員回家以節省人力成本,明明急診病患已塞到走廊,醫院就是不開放病床的亂象已是常態,急診護士爆肝,病房護士積假扣薪,病患有床不能住,護病苦不堪言。
未來的醫療品質還有可能更糟,健保病床會更擠壓,衛生署近年來擬修法推動醫院公司化,配合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和經濟部聯手準備大賺醫療觀光財。新任蔡英文總統與陳健仁副總統聯手進一步推動生技醫療,將「醫療」商品化進階導向「醫藥」商品化,鼓勵病患額外掏錢購買各種自費項目,鼓勵住自費病床,已是政策所趨,政府無視於「保健重於醫療」的基本原則,應把預算花在如何「讓民眾不生病」的預防才是醫療政策的根本之道。把醫療當作是生意一定賺,但民眾永遠是輸家,資訊嚴重不對等的狀況下,消費者不知道產品的真正價值,自費項目合理與否,醫生賣家說了算。眼看如此下去,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將壓垮基層護理人員與健保病人的生存權!
據報導指出,立委「喬病床」的案件每年基本 300 件,立委黃偉哲表示,喬病床只是代轉「選民的需求」!喬病床作選民服務以求得選票一直是立委們短視近利的作法,台灣有 113 位立委,立委薪資年薪逼近九百萬,不解決醫療結構問題讓人人得到好的醫療照顧以落實立委職責,卻把力氣用來「只」幫少數人喬病床,豈不是「佔茅坑不拉屎」!台灣凡法、律、條例、通則均需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方得施行,立委在政策結構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立委們應不分黨派,明確要求衛福部停止推動醫院公司化政策,拒絕通過『國際醫療專區』醫療法修法,反對自由經濟示範區和醫療生技政策,才能真正終結「永遠喬不完的病床」的惡性循環,阻止醫療和經濟政策結合右傾、醫院財團坐收漁翁之利,以保障「護病」生存權!!
(本文刊載於 105.03.07 蘋果日報,經作者同意授權本會轉載,特申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