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症血汗醫護心聲
潘柏翰(醫改會研究員)
醫改會「醫護人力吃緊現況」調查,共有 1,220 名醫護人員填答,於問卷中我們設計了一欄其他意見供填答者自行補充其對急重症人力的看法或意見,對加護病房(ICU)或是急診人力吃緊現象提供了更多的觀察或意見。
在加護病房,醫護人員除了反應極為扭曲的護病比與各種奇怪的上、下班時間之外,更揭露了當醫院得知護理人力不足時,其因應之道並非補足護理人力的缺口來符合評鑑要求,進而確保提供給病人的照護品質,反而是透過「減床」與「各單位的護理人員相互支援」兩種方法硬撐。
有護理師特別對各單位相互支援感到不妥,像有人提到:「加護病房人力不足,病床數反而沒減,卻叫其他單位,如:洗腎室的支援,我反而覺得這樣的調度實在是不好。」或是「自己單位人手不足了,醫院還要求我們到分院ICU支援。」,反映此意見的護理師認為,在如今醫療專科愈來愈專精的情形下,任意地從其他單位調派護理人力來支援,除了受調派的護理人員不熟稔其他科別的專業或照護方式,也會影響到提供給病人的照護品質。
針對急診室的情形,提供意見的醫護人員則揭露了什麼原因會使得原先就已經亮起紅燈的護理人員更加吃重。其一是醫院規定,有任職於急診的護理師反映加護病床滿床,在急診的重症病人無法上去(指入住加護病房)時,醫院會下令指示醫護人員不准讓病人轉院。如此一來,「重症病人於急診待床的情形,加重醫護負擔。」護理師如是說。其二是醫護人力負荷吃緊,醫院不補人還硬塞病人進來,就有護士控訴,「人力不足,連護理長都必須幫忙分擔照護病人的責任。
五月份適逢勞動節與護士節,醫改會呼籲醫療院所莫再忽視醫護人員的血汗勞動處境。當醫院醫護人力不足時,也莫再以不合規定的管理方式來成為壓垮醫事人員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