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遇上衝突糾紛,訴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當醫療遇上衝突糾紛,訴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序
講理、講情,將心比心

 

張苙雲(醫改會創會董事長)
2013/10/2

使人和好,即是美德,也是祝福。

我觀察到,爭執的雙方,最常見的場景是,「關上溝通大門,樹立冷漠高牆」、「雞同鴨講,有溝沒有通」、「先扣帽子,強勢壓制」和「鴨子聽雷,回以切邊球」,最傷的是,總是大聲問:為什麼是我要委屈?我又觀察,之所以能和好,分水嶺總是出現兩個確定和三個願意,確定聽到對方言語或行動所傳達的訊息、確定聽對了對方傳來的訊息、願意明白對方的感受、願意接受對方的感受、以及願意釋出歉意。醫病之間的爭議以致糾紛最佳化解的地點是醫療院所的現場,離開現場,爭執點會繼續發酵強化,於此,第三者的仲裁,徒然曠日費時,增加雙方的成本。

談到醫病之間的爭議,坊間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論調,用以解釋爭議的起因,針對自認的起因,提出對策。例如,不同版本的「醫療傷害處理法」提出來「無過失」賠償制度。規劃視不同程度傷害,在八個月內快速給予病患三十萬到兩百萬元不等的補償。這個草案,無非就是假定「病人之所以告,目的就是錢」;認定實務上訴訟曠日費時,對病家反而不利,落袋為安符合病家最大利益。這樣的論說,於實際醫療現場,佔的比例有多大呢?我沒有答案,但我感受到的卻是,快刀斬亂麻之餘,殘酷地留下不願面對真相的懦弱和鄉愿。本書的出版,很清楚地駁斥根據「要錢說」和「效率說」所設計的法條,即不對症,當然更無法正確用藥。病家沒嬴,醫方又嬴了嗎?

我欣賞這本書的切入點,不止因為這本書記錄了兩位作者學思之旅。記錄他們走出診間,走出即定的框架,從大「戰略」的角度,思考醫療糾紛發生之後的化解之道。更是因為他們擁抱倡議「院內促進溝通調解」,也參與訓練,學習成為院內促進溝通調解員。這本書所呈現的路數,正與醫改會從成立之初,至今始終如一的目標,不謀而合。我們支持院內調解,我們認為調解人員需要接受一定的訓練,且調解人員需要專業支持系統。我們更認為,各醫院診所雖然各自摸索,應也累積珍貴的經驗和知識,可供他人參考。醫改會願意提供分享平台。然而,我們也很務實,認識到讓各醫院在公開場合談如何面對病人的投訴,談的一定四平八穩,很難呈現由人與人之間必要的感同身受出發,所展現的調解,也很難透露出第一線調解人員的情緒。談的可能更多是對病人的指責和污名。多年來,醫改會持續邀集各醫院負責處理醫糾的工作人員,以小組方式,閉門切磋分享各醫院面對病人投訴的處理經驗,透過討論,相互學習,更因著見過面,可以搭起同行之間的支持網。之所以閉門,為的是與會者可以暢所欲言,達到溝通學習和相互支持的目的。

閱讀這本書,是滿心佩服的。因為出版類似主題的書,以病人家屬的視角,側記醫療過程中種種,是我未了的心願。二十多年前在家父身旁,陪伴照顧,經歷生死的手術開刀,住院、進安養中心,及至後來過世,其中的點滴,終究只是腦海裡的私產。陳醫師陪病當下的許多困惑、情緒、疲憊,隨著父親病情的變化,藉著筆,為自己的無助和無力的心痛,找到抒發的出口。進而勇敢地跨出診療室,而李醫師的加入,夫婦同心,更是美好。

醫療爭執以一束花結束,是醫改會在 2001 年成立時的夢想,有幸二位醫師勇敢付出,期待日後能開花結果,「台灣模式」成為他人學習請益的對象。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