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干預健保,健保顧問一語成讖

1995年(民國84年)開辦全民健保之時,健保第一期規劃總顧問蕭慶倫教授便已經撰文直言未來健保亂象之一便是「政府沒把權力分散給保險付費人的情況下,醫事團體用政治力量和演政治戲來吃健保大餅,對健保主管部門施加壓力,自是預料中事」,本次政府打破總額預算制的設計初衷,違背法紀動用確保財務穩定運作的健保基金,卻不願另編公務預算,來回應醫界撥補點值之訴求,更是動搖健保財務安全及穩定,此等作為無一不顯示28年前蕭教授的警鐘成真。而身兼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甫剛向行政院建議,隔日政院便火速核定,相關內容、時間點之接近,更讓人不免有選前撒幣政策買票、將健保基金當私房金庫之遐想。

此惡例一開,健保將成空殼!因此,健保會付費者、專家學者與公正人士代表,就為維護健保永續,制度不容政治人物隨意侵害,共同就以下議題,召開聯合記者會表達立場:

(一)總額協商制度蕩然無存

付費者代表委員在總額協商中,始終堅守「成本效益、有效性、公平性」三項最高原則,在每年有限的總額預算下,盡力為民眾荷包把關,務求買到更具價值、更有品質的醫療服務方案。歷年所有代表均針對國家政策、各醫界總額的規劃,包含各界團體訴求的新醫療科技、住院護理人力、大家醫計畫等,都逐一參酌專家意見、仔細審酌各項方案的前瞻性、需求性、完整性審慎考量,盡全力完成協商。

衛福部與健保署卻未能守住主管機關與保險人責任,針對諸多不成熟的爭議方案,不僅通通照單全收還大幅加碼,背離評核專家們對醫療品質與執行計畫的建議,更讓諸多沒有具體執行目標、預期效益不明的項目,排擠掉真正重要的項目。如此妄為,令認真的醫療院所與相信健保制度的民眾情何以堪,更恐生劣幣逐良幣的效果,危害醫療生態與就醫品質。

試問,這樣的總額協商制度尚有存在之必要嗎?國發會核定上限成長率有其必要嗎?

(二)撒幣政策反讓健保難永續 健保會形同虛設

疫情期間,雖然民眾就醫量下降,但是在總額制度下,浮動點值的設計,總額部門的點值上升至1.1~1.2元,健保不打折扣、全額照付;甚至,考量醫療院所現金收入減少,健保更以調整點值結算方式、加碼保障院所收入,中央也額外挹注特別預算至少二百億維持醫療院所的運作。COVID-19降級解封是既定政策,解封前就有多位醫界委員、醫院管理者代表、公衛及醫管學者、民間團體等呼籲重視解封後的就醫現象。換句話說,類流感、COVID-19案件造成就醫量上升、點值稀釋被硬說是「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造成的風險」不當動支健保對應天災、公安意外的預備款,就是在為疾管署與健保署「應做而未做的」評估失職解套。健保署在112年11月15日健保委員會議,提案動支原112年總額項目中「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造成的風險」8億元預算,及安全準備金43.3億元,撥補112年上半年點值,在沒有獲得健保會委員支持下,旋即報行政院火速核定。但本項並沒有急迫性,政府輕慢在先,缺乏實證與評估在後,本次更加企圖混淆視聽,將「不曾出現在總額協商項目中」之43.3億,「無中生有」的逕自加入112年總額支出,如此輕賤架空健保會並強勢輾壓健保會委員意見,逕直撒幣只會急速摧毀健保制度,更加危害醫療生態與就醫品質。

 (三)健保基金支應適法性不足 違法行政何以民主

有鑑於健保長年赤字,短期內多次調整保費,恐衝擊民眾健康與民生經濟負擔,故今年主計總處於疫後從超收之稅金撥補健保基金240億元,確保近年已經在部份負擔調漲下,不必再調漲民眾保費來增加民眾負擔。如今政府卻帶頭設局,不受監督,罔顧各方建議,在欠缺評估、程序正當性與法源均不足下,將基金收入直接粗暴的用於撥補疫後點值,而這民脂民膏本是要用以防範短期密集調整保費、穩定健保財務的救命錢,卻變相成為兌現選票政治利益。況,在立法院審查113年度健保基金預算時,相關議事錄決議亦言明112年疫後撥補之240億與113年之200億,明列支出用途是用於「撥補健保基金以改善健保財務」,甚或用於部分負擔調漲下「協助經濟弱勢降低就醫阻礙之配套措施」,不是撥補點值。顯見,衛福部任意動支健保基金,更企圖將該款項直接混淆視聽,偷換概念成「公務預算」來支配,實則侵蝕健保財務的健全及穩定。

 

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缺工、通貨膨帳,乃至百業待興,但相比疫情前,總額已成長近兩成,為了就是要讓全民健保持續運作,確保醫療服務不中斷。據推估2025年後健保安全準備金就會用完,與會代表們認同政府照顧醫界美意,但無視總額協商、違法動支健保基金240億元撥補點值,滿足的是政治私利,而不是公共的利益,長期而言更會造成醫療環境與健保體系的損害。籲請行政院依法行政,重新審酌總額項目合理性、撥補點值支應財源的適法性,才是德政。

 

聯合記者會共同發起人:

  《保險付費者代表》

李永振(付費者代表總額協商召集人)

林恩豪(全國勞工聯合總工會、總額協商副召集人)

劉淑瓊(臺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總額協商副召集人)

侯俊良(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林淑珍(中華民國農會)

田士金(中華民國全國漁會)

陳節如(臺灣社會福利總盟)

張清田(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游宏生(全國產業總工會)

陳杰(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

鄭力嘉(全國產職業總工會)

花錦忠(台灣總工會)

楊芸蘋(中華民國全國職業總工會)

蔡麗娟(臺灣癌症基金會)

陳鴻文(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劉守仁(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

李永振(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

楊玉綺(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

董正宗(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

   

 專家學者與公正人士代表:韓幸紋、林文德、王惠玄、滕西華